艾滋病有关人士团体呼吁重选基金理事会

中国艾滋病患者和一些非政府组织,签名批评中国官方主导的“选举”管理艾滋病基金的理事会的过程既不民主,也不透明。他们呼吁,重新举行选举。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就此所作的采访报道。

china-aids-poster200.jpg
2005年艾滋病日,建筑工人走过上海街头载有一年轻艾滋病患者的宣传牌。法新社照片

法新社星期一报道说,中国的75名农民和其他由于鲜血而患艾滋病的人士签署了六份信件,批评中国卫生部属下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本月以不透明和不民主的方式,“选举”了一个主管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数百万美元艾滋病资金的理事会。这些抗议人士表示,不承认已经举行的选举的效性,并要求重新举行选举。抗议者计划将他们的信件寄往联合国“全球反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基金”、中国卫生部、以及刚刚选举成立的艾滋病基金理事会。

报道援引中国艾滋病活动人士万延海的话说,中国卫生部也没有说明有关的非政府组织的背景,核实它们是否真的是非政府组织。记者就此采访了不久前获得“锐步人权奖”的中国年轻的艾滋病活动人士,中国非政府组织“东珍纳兰文化传播中心”的创始人李丹,他表示: (录音)

法新社的报道说,中国有两种非政府组织,一种是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注册为非政府组织的团体。另一种是来自民间的草根组织。但中国政府由于对草根民间组织不放心,常常迫使他们以商业组织身份登记注册。这些民间组织一般是最积极活动的团体,通常从事许多那些与政府有联系, 但所谓非政府组织所不愿从事的工作,如向艾滋病人提供资金、药品和衣物等。

然而,这些真正的非政府组织却没有被包括在新选举的理事会里,包括万延海的“爱之行学院”。理事会所管理的艾滋病资金来自联合国属下的“全球反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基金”。它已经向中国捐款一千万美元。

中国艾滋病活动人士李丹表示,政府应该给予中国国内的民间组织活动的空间,从而使他们能够成长和工作更有效率: (录音)

根据联合国的一项新规定,中国官员必须以选举的方式来设立一个专门主管这些资金的理事会。而这个理事会必须包括: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艾滋病患者,以及相关政府官员等。中国艾滋病患者和非政府组织却认为,中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并没有明确告知他们有关选举的信息,也没有给他们邮寄选票,整个选举过程缺乏透明。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