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星期三发布第一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强调不能以西方的民主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评论认为,在一党领导下的民主,这本身是一个悖论。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柯华的报道。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星期三并没有像发布其他白皮书一样同时举办新闻发布会,仅仅只是以文告的形式公布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该白皮书共三万多字,分十二个部分,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由来,中国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和主要特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主要成就和蓬勃发展的形势。
该白皮书花了很多篇幅解释了为何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白皮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将继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对此,北京独立意见人士刘晓波星期三对本台记者说:“只有坚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民主。这个东西自身包含着一个悖论。你既然是人民主权,在这个主权之上还有一个党权存在。那么你如何协调这个党权和人民主权之间的关系? 这个显然就是一个悖论。二者只能选其一,那就显然是党权高于人民的权力。”
白皮书重申了许多社会主义民主的观念,并表示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白皮书的起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对新华社记者说,真正的民主不在于其外在形式,而在于是否符合国情,是否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改革。房宁认为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持有偏见,而偏见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以西方的民主标准来衡量中国,对中国蓬勃发展的民主政治视而不见。
刘晓波则说:“我觉得民主没有东方和西方的标准之分,全世界的民主形式基本上是共同的。它不同的只在于实现民主的进程是快、是慢,是渐进的还是突变的。很多东方国家比如说像日本、南韩、印度、台湾都是实行民主。其实非常简单的民主的一个形式,就是你这个政权合法性的来源是不是人民靠选票授予你的。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一个民主的标志。” 直选,在西方民主中被认为是关键的一项因素,但在白皮书中,却仅用了6页的篇幅来描述中国的基层选举体系。白皮书中说,中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中国宪法规定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刘晓波表示,中国当局常说要根据特殊国情来建设民主政治,主要是因为经济还落后,人民的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但基层民主恰恰是从所谓的最没文化的,素质最低的草根阶层开始的。不过农村的基层选举制度,不管是否货真价实,但对于普及权力意识、民主知识觉醒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这也造成了如今此起彼伏的基层草根维权活动现象。 白皮书也承认中国的民主建设在多方面仍然有缺失,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司法方面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地方,官僚主义、腐败现象蔓延滋生。
在问及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是否会有利于之后的民主建设,中国政治学学者徐有渔说,“从听到这件事(发布该白皮书)来说,应该感到高兴。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对民主唱了那么多高调,做了那么多许诺,这次会不会有一些在实际中有作用的东西,我觉得恐怕还需要拭目以待才行。根据这么一个字面的东西表示乐观恐怕也是没有太多的理由吧。”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柯华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