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学者就《冰点》问题致信党中央

《冰点》周刊一月二十四号被停刊,十三位原《冰点》知名作者星期五以联名发表致中共中央政治局诸常委公开信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政府处理方式的不同意见。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中国青年报》下属“冰点”被停刊所引发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三个星期后仍然处在“沸点”。在公开信上签名的是学者崔卫平、丁东,付国涌,贺卫方,郝建,刘晓峰,马少华,秦晖、章诒和和朱学勤;编辑童大焕、赵牧以及北京律师江晓阳。在公开信上签名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对记者解释了他与其他十二位学者发表公开信的目的:(录音)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开信表示,这种自由也包括“人们发表错误言论的权利”;有关党政部门对“冰点”周刊的处理是“超越宪法和法律”违法行为。

已经被撤职调到中国青年报新闻研究所的原“冰点”副主编卢跃刚就部分作者的公开信表示:(录音)

针对“冰点”计划三月一号复刊能否能秉承周刊“就是说几句真话”的风格这个问题,卢跃刚表示,现在还难以下定论。

中国北京知名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星期五在一篇相关文章中表示,复刊之后的“冰点”之壳还在,但“冰点”之魂已空,十有八九将变成行尸走肉。卢跃刚认为,办好冰点,编辑记者要有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伦理。

文豪鲁迅曾说,中国人一直生活在“瞒”和“骗”当中。 不知鲁迅所说“瞒”和“骗”是不是被瞒被骗,但中国政府却一直要求新闻要做好党的喉舌。说道新闻从业人员的职责,贺卫方教授如下表示:(录音)

普利策在将记者比作船头的?望者前加了一个假设条件:“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