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客超过三千万

中国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网民纷纷建立自己的博客网页,目前中国的博客数量已经超过三千万.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CHINA-INTERNET-200.jpg
中国网吧一景。法新社照片

博客(blog)是一个新型的个人互联网出版工具,博客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用文字、影音、图片建立起个性化的网络世界。”中国互联网路资讯中心”的 一项调查显示,2002年,博客开始引入中国时数量不足1万人。到今年8月底, 中国的博克数量已经超过三千万, 短短四年时间间增长了三十多倍.

调查显示,超过8成的中国网民建立博克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心情”,超过六成的网民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 北京的异议人士刘晓波说,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网络日志、网络短信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民的公共社会空间,

“网络博客的空间毕竟还是一种民间性的。虽然它现在的表达不敢触及非常敏感的政治性问题,但是在其他方面,博客表达的价值观念、趣味等都非常多元化。每一个博客就是一个私人发展平台。甚至可以做成一个新闻类的东西。比如说我常上的著名艺术家安德列的私人博客,里头有很多很好的评论。安德列当时针对中南山呼吁恢复收容遣送制度的批判文章就是最早从他的博客文章贴出来的。”

北京的异议人士刘晓波说, 网络博克以其传递速度的迅捷性、传递范围的广泛性、民意表达的公开性而成为沟通民间社会与官方社会的重要渠道。他认为, 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开放,更民主,有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

“而且博客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多博客,就会变得非常红火、有很多网民、点击率很高。这就不仅是自言自语,有些话题就可以变成大众话题了。每一个博客都变成公共交流的平台了。”

四川自贡市红旗乡的维权人士刘正有说,尽管中国政府在试图控制互联网,但博克等个人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弱势群体表达心声,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有效工具,

“在国内互联网上连‘维权’这两个字他们都要删除。现在我们只能‘出口转内销’了。通过国外各种网站,把我们的农民被迫害和官员的暴政告知天下。这对我们很有好处。有冤我们就喊冤。所以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

维权人士刘正有说,虽然中国网民的博克网页在迅速增加,但中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控制也在不断加强,

“控制得非常严。象我的文章连三四月份的文章都被他们搜出来没收了。就连红旗乡白果村七组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公开信他们都翻出来全部没收、删除。根本没有言论自由。”

北京的异议人士刘晓波认为, 中国的社会精英基本上都在通过网络论坛和博客传递自己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网络论坛和博客正启蒙和影响着中国的舆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网络论坛和博客无疑会成为主导中国民间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上是本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