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教育部官员在回应网民反映学校食堂问题时表 示,学校食堂属于公益事业,不允许把学生食堂作 为赚钱的途径,但如果物价持续上涨,食堂饭菜价 格会适当调整。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 采访报道。

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张泰青最近在接受 中国政府网站访谈时说,学校食堂属于公益型事 业,不应当把学生食堂作为赚钱的途径。但他同 时表示,2007年以来,由于物价涨幅高,持续时 间长,学生食堂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学生食堂虽 然有临时补贴,但因为政府和学校的财力有限, 补贴是有限的。从长远看,若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在各方面潜力都挖尽的情况下,不足部分只能 靠适当调整价格来解决。
对此,安徽合肥一所学校的教师陈老师说,学生食堂的问题确实应当引起重视,如果解决不好,会引发社会问题: “合肥在国庆节前因为食堂的事情已经闹过了。就是因为饭菜的价格高、质量低。食堂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的问题也不是完全的商业化,也不像原来的学校完全包了,现在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各个单位的食堂不可能完全一样,反正基本上处于这种中间状态。”
美国托莱多大学的冉伯恭教授说,近年来中国物 价上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学生的 影响就更大: “学生一般都是家长供他们上大学,包括住宿和吃饭。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一定是有困难,能入学已经不容易了。现在学费上涨是一个很显然的问题,物价涨了以后就买不到跟以前一样的食品。”
安徽合肥的陈老师说,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扩大, 在学校食堂的伙食方面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因为有的学生家庭有钱就很无所谓,门口卖零食的摊子也比较多,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但是,有一些家庭很困难的,学费、基本的营养都有问题,实际上很清苦的也有。这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状态。在中国来讲,物价上涨对中高收入的人威胁不是太大。威胁最大的就是低收入者,他的基本生活和基本营养就比较难保证。有的家庭很贫困的学生,在校的伙食的确很寒酸。”
冉伯恭教授说,中国政府开始注意到学校食堂的 饭菜质量问题,这是件好事,但还 远远不够,他 说: “我觉得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力量,假设中国认为教育问题会影响到中国的社会问题,如果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是这样的话,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力量来说,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改善。据我所知,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是刚刚开始注意,并做了很有限的一部分事情。学生的伙食补助我看很有限,而且没有什么普遍性。所以,我觉得中国这方面做得不够,应该再来加强学生的伙食补助。”
针对有人提出“学校食堂有用植物蛋白充肉”的 问题,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张泰青在接 受中国政府网站的采访时表示,经了解,这个学 生食堂并没有想用植物蛋白冒充肉,只是在菜里 加了植物蛋白。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植物蛋白会 引起人们的担忧呢?安徽合肥的陈老师解释说:
“植物肉,美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食品,中国过去泛滥了,是用豆类做成的植物肉,刚开始吃感觉还不错。但后来电视上报道得很多,在生产植物肉的过程中有很多污染源和很多不适当的生产方法。所以,就明显搞坏了。”
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张泰青还表示,稳 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重点是保证中低档菜的供 应,特别是要保证适当数量的低价菜供应,以满 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