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北京酒仙桥区危改项目开发商日前透露,该区居民住宅的拆迁将要开始进行,然而,一半以上的当地居民上星期投票表示,不能接受开发商所提出的拆迁补偿款额,因此反对拆迁工程的进行。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路透社星期四报道,在中国各地,这些年来,被迫拆迁的老百姓由于对野心勃勃的房地产开发商所提供的补偿款额大为不满而引发的争议时有发生,老百姓被强迫迁出住房的事件也很普遍。这些争议已经成为中国各地发生骚乱的原因之一。
路透社的报道说,中国的媒体对上星期酒仙桥区居民被允许就该区的危改项目和其补偿款额是否合意进行“投票表决”给予了好评。然而,只有45%的住户,即2451户就开发商所提供的补偿款额投了赞成票,1260户投了反对票,而其余1762户没有投票。
新华社星期四的报道援引北京大学一位法律教授的话说,开发商不理睬投反对票住户的利益和意见是错误的。开发商和政府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件事。
旅居美国纽约的律师叶宁先生,就中国有关居民住户权益方面的法律说: “从宪法层面讲城市的土地居民不是土地的所有人,城市土地属于国家;第二,根据物权法城市土地以及它的上层建筑,它的就现有住户拥有不可剥夺的使用权。这个使用权本身也是一种物权。它类似如果你是房客,租赁权就是物权,这种物权可以对抗所有人,包括房东。所以酒仙桥这一带的居民显然是拥有自己住房的物权的。”
美国互联网杂志“中国事务”主编伍凡先生表示,中国的强迫拆迁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没有好转的趋势:
“现在强迫拆迁的局面没有改变,就在前几天在北京半夜里就把人家的房子拆掉了,有时候人家去上班就把房子拆掉了,根本不和房主协商如何合理赔偿。另外房主认为不合理所以不愿意搬,不愿意他就强迫你搬,等到人不在屋里了就把房子撞掉了,连房子也不在了。房地产公司就找黑道,还用警察来威胁。政府不出面,把这个责任全部推给房地产(公司)。实际上他们是勾结起来搞的。这里边也有巨大的利益在里头,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再怎么上访也没有,因为这是它的利益需要。”
北京酒仙桥区的居民住宅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宿舍楼。那里70%的楼房破旧危险。拆迁补偿款和回迁新房之间差价的问题是房地产开发商和被拆迁户之间谈判的主要难点。酒仙桥区的许多居民是退休工人。甚至连开发商们也承认,即使在获得补偿款之后,他们也根本没有能力购买回迁的新房。
新华社的报道没有具体说明酒仙桥的爆破拆迁事宜何时开始,但说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做工作使拆迁补偿条件可以被当地居民接受。
今年三月,中国通过了划时代的“物权法”。该法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