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徵出口關稅,化解貿易摩擦
2004.12.14 00:00 ET
在世貿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紡織品服裝配額制度明年一月一號全面廢除的前夕,中國商業部宣佈將對部分紡織品起徵出口關稅,以緩解與美國和歐盟在紡織品貿易方面的摩擦。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
在全球每年三千五百億美元的紡織品市場上,中國迄今已經佔有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都預測,明年一月一號全球紡織品出口配額取消之後,中國在國際紡織品市場上將“攻城略地,一統天下”。美聯社星期一的報道說,這不僅引起美國和歐盟的擔心,而且也使一些相關發展中國家感到忐忑不安。
美國西東大學國際貿易問題專家尹尊聲教授表示,中國在全球紡織品後配額時代加徵出口關稅是“很聰明的舉動”:
(錄音)
中國國內紡織品出口商無序競爭,相互壓價出口,造成中國紡織品出口有量無質,上海的紡織品外銷員石春肖女士表示,情況的確如此。石女士認爲,加徵出口關稅肯定能促進中國紡織產業的優化:
(錄音)
中國紡織品的出口量逐年大幅增長,但主要還是以定牌和貼牌爲主的加工貿易,缺乏自主品牌。中國政府加徵出口關稅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促使企業出口高附加值的紡織品,因爲新的出口關稅是按照數量,而非加值進行徵收。歐盟貿易執行委員曼德爾森日前呼籲中國在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取消之後,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控制自己紡織品出口的增幅;美國政府最遲明年二月也要決定是否爲保護美國紡織業向中國紡織品徵收臨時關稅。根據中國入世與美國達成的協議,美國有權在2008年之前,通過徵收臨時關稅的方法將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對美出口額每年增幅控制在7.2%以內。不過,坐落在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國際貿易研究機構的紡織品貿易專家納普表示,如果加徵出口關稅是中國自願限制其紡織品出口數量,那樣做並不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定,不是市場經濟的做法。納普表示,中國加徵出口關稅主要壓力並不是來自美國和歐盟:
(錄音)
一些向美國出口紡織品及服裝的發展中國家早已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競爭力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擔憂。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占其出口總量70%以上的亞洲國家孟加拉國最具代表性。所以有專家戲言,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取消後,中國要想“一統天下”,首先要衝破“十面埋伏”,化解相關國家與地區的憂慮。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