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业的龙头企业沃尔玛在中国的业务不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零售。这艘零售业的航空母舰现在中国开始驶入金融领域。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就此所做的采访报道
沃尔玛这艘零售业中的航空母舰是在美国通用电气旗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引领下驶入金融水域的。两家企业联手在中国推出一款信用卡。对此,浙江工商大学的沈可挺博士表示:
“事实上从目前国内来说,很多银行都在抢这项业务。因为这项业务的还款是最有保障的。相比较于其他的贷款项目来说个人这部分信用卡的消费借款模式,它的诚信度是最好的。”
美国的花旗、运通和英国的汇丰银行在过去两年已先后在中国发行信用卡,但外资商家和外资银行捆绑营销则是沃尔玛开先河。早在一个月前,沃尔玛与英国汇丰以及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合作,联合推出一款信用卡,在华北地区推广。这次与通用电气的合作,在深圳发展银行的参与下,主要在华南推广。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徐滇庆认为,外资在中国发行信用卡是必然要发生的:
“中国有这么大的消费能力这么大的市场,如何开发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些信用卡和我们在北美目前看到的信用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使得真正的信用卡公司亏损得比较严重。目前来说,敢不敢在中国直接发,不要储值就凭信用让银行借钱给你消费?这个条件在中国还是基本上不存在。”
路透社星期二的报道说,中国目前不到5%的人口使用信用卡。社会公众眼中的大多数信用卡在中国实际上是借记卡,即徐滇庆所说的储值卡。持卡人必须先将钱存入 , 然后才能刷卡。既然目前在中国发行信用卡的条件不成熟,不赚钱,那沃尔玛为什么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首先把牌子打出来。但他一定有条件约束的,一定是变着法让他的损失小一 点。如果象北美这样登记一下就给你信用卡,这在北美可以做到,因为它的信用环境比较好,一般这个人走到哪里还是能查得出来。而且一旦不守信用损失会非常大。可是在中国他不守信用也很难惩罚他。所以这个问题要一步一步走。”
迄今中国有1200万张信用卡,与两年前的300万张相比已有大幅提高。沃尔玛与通用电气以及汇丰银行分别联合推出信用卡也是瞄准中国正在快速成长的消费贷款市场,因为中国企业贷款已经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0%,不再有成长性。再者,2006年年底,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将全面向外资开放。
针对消费贷款业务下信用卡业务的好处,沈可挺博士说:
“一方面可能这个额度不大,不像房地产和其他的一些贷款风险会比较大;另外一方面很多信用卡发出的额度本身的透支额度也不大,几千块钱的消费额度而且基本上发卡的人群都是有固定收入、固定职业的人群,总的来说对还款是非常有保障的。”
沃尔玛的信用卡不仅是一卡双币,全球通用, 免息时间长,而且沃尔玛店内店外刷卡使用,都可得到积分,折换现金在沃尔玛购物。 然而,申请沃尔玛的信用卡可不像到其商场买东西那样简单,想买就买。其中一个条件是申请人的年收入必须两万元以上。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