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间学术机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经济研究院”星期四联合举行专家论坛会,介绍两个机构合作出版的一本题为《中国的战略与经济平衡表》的新书,并讨论美中关系各方面的现状。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中国经济力量戏剧性的增长,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上升, 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以及中国国内复杂多样的变化,这些都使美国的政策制定者甚为关注。 在《中国的战略与经济平衡表》这本书中,专家们不仅就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军事发展现状提供了有关数据,而且还呈献了各自的分析和研究。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室的主任贝特斯-吉尔指出,
“国际经济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克拉斯-拉尔狄,就中国经济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做了分析。他指出,中国经济近五年来的高速增长率主要是基于大量的资本投资,以及大幅度增长的贸易顺差。中国领导人开始明知地意识到,这种途径的经济增长不能持续下去,因为第一,这会引导其它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政府也开始关注靠大量资本投资而取得快速经济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中国目前制造世界总生铁产量的三分之一,中国每年消耗20亿顿以上的燃煤。中国目前制造的大多是高投资,高耗能的产品,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增长却相对缓慢。实际上,中国的消费增长率在其总经济增长率中的比例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只占其整个GDP的40%。此外,中国目前少于5%的人口享受医疗保险和养老金。因此,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拉尔狄说:
“为了改变目前中国GDP增长主要靠大量资本投资和对外贸易顺差这个现状,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一些类似降低农业税,增加社会福利方面的投资等措施,但这对在可预见的将来内改变目前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作用不会太大。”
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战略研究院”的高级战略研究员米切尔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国内忧虑的折射。目前中国领导人正尖锐地关注着国内社会稳定的问题。在国外,中国希望看到对它本身没有形成任何战略围堵;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为了满足目前的能源需求和将来的能源保障,中国正在与象伊朗,委内瑞拉,苏丹,缅甸等这样的国家建立进一步关系。当然,还有如何在国际上孤立台湾等。
至于这次胡锦涛访华,米切尔说:(录音)
对中国来说,美国如何接待他,以何种礼仪接待他,这些象征性的东西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对美国政府来说,他们更注重成果。美国希望尽力做好接待胡锦涛的礼仪,但他们感到,在类似朝鲜,伊朗等问题上,中国方面没有作出任何成果。这是中国自信的表现呢,还是它极为傲慢的态度呢?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