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討論美中在能源戰略領域裏的競爭與合作
2005.05.10 00:00 ET

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專家日前在美國討論美中在能源戰略領域裏的競爭與合作. 專家們認爲, 對能源的競爭可能會成爲美中兩國之間發生衝突的誘發因素. 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就此所作的採訪報道.
中央社的報道援引應邀訪美的中國``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馬小軍的話說, 中國進口的石油一半來自中東地區, 而自從伊拉克戰爭以來, 美國加強了對世界油源及運輸路線的控制. 針對這個局面, 中國必須採取相應的戰略措施, 以防萬一兩國關係發生危機時中國的能源來源被切斷.
馬小軍說, 馬六甲海峽與南中國海一帶對中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目前這個地區只有一個超強力量, 那就是美國.
與會的一位美國專家說, 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中國的能源需求和能源進口量也相應大增, 導致近來國際油價居高不下. 這種局面令人擔心, 因爲美中將來有可能因爲爭奪能源而發生衝突. 美國佐治亞州``佐治亞技術學院``的中國問題專家約翰-戈瓦爾教授則認爲, 美國和中國在能源問題上合作和衝突的可能性都存在: (錄音)
與會發言的美國前國會衆議院議長金瑞奇表示, 中國爲保護能源及其運輸線而採取的戰略措施, 有可能成爲導致美中兩國間發生衝突的因素. 金瑞奇還說, 中國爲了保障石油運輸通道而加強海軍力量, 不可避免地會被美國視爲具有威脅性. 美國夏威夷州``亞太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伊麗莎白-戴維斯教授則表示能源問題並不一定非要成爲兩國發生衝突的因素:
與會發言的中共中央黨校教育長李興山表示, 中國希望研發替代能源的方式來緩解能源緊張, 也希望美國能放寬對中國出口有關技術和設備的限制, 以使中美兩國能夠互利雙贏.
中央社的報道又援引美國前能源部長亞伯拉罕的話說, 爲避免美中兩國爭奪能源而發生衝突, 兩國間最近建立了一個能源工作小組. 四月開始, 美國能源部已經向中國派遣了駐北京的有關人員. 亞伯拉罕表示, 美中之間建立這個能源工作小組是一個良好的起點, 雙方可以共同分享有關的科研成果.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的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