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贓帳號及中國的反腐敗(二)第二集:反腐工程三條配套措施之爭議
2005.02.17 00:00 ET
腐敗猶如一個社會的腫瘤,它對社會機體的侵蝕、破壞足以導致整個社會的瓦解和道德的崩潰。反腐倡廉,作爲新世紀中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吸引着關心中國發展的海內外人士的注意。那麼,2004年的中國在反腐領域有何進展?肆意蔓延的腐敗的根源何在?廣爲爭議的“退贓帳號”等提議是否又是社會期待已久的反腐良策呢?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寇天力就此爲您製作了五集特別報道《退贓帳號及中國的反腐敗》。
第二集:反腐工程三條配套措施之爭議
作爲當今中國的一大課題,反腐敗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爭論,完全是情理之中。而中國學界、民間對湖南省委幹部王明高爲組長的反腐敗研究課題組提出的“一二三工程”爭論也並不侷限於“退贓帳號”本身,這一反腐工程所提議的三條配套措施也在接受着各界的審視。三條配套措施之一是實行存款實名制,完善國家公職人員家庭財產申報登記制。而實際上,中國政府在多年前就作出過這一規定,但卻無疾而終。而對於另一條配套措施,也就是“健全舉報制度,獎勵舉報者最高50%的追繳款項”的提議,許多專家認爲,它仍存在着嚴重缺陷,尤其是這種獎勵制度隨意性太強,不符合依法治國的觀念。四川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向朝陽教授說:(錄音)
以俸養廉之爭
另外,反腐工程提議的配套措施還包括:提高國家公職人員待遇,以俸養廉。主持“一二三反腐工程”課題組的組長、湖南省委組織部處級幹部王明高以研究反腐敗學者的身份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以新加坡爲例對以俸養廉做了說明:(錄音)
不過,對於外界許多人士來說,以俸養廉實際上就是高薪養廉,而高薪是否能夠養廉似乎一直都受到人們的質疑、甚至否定。向朝陽教授談到自己的看法時說:(錄音)
但是,王明高解釋說,新加坡所做的實際上並不是高薪養廉,而是以俸養廉,只是在翻譯過程中出現偏差而被說成是高薪養廉。他同時表示,兩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質上是不一樣的。他說:(錄音)
對於高薪養廉,王明高還進一步表示,他本人也認爲,在中國不但行不通,而且也不現實:(錄音)
不過,王明高同時認爲,以俸養廉則可以行得通,而且有必要:(錄音)
課題組與反對者就以俸養廉或高薪養廉的爭論,同時也在是否能借鑑香港、新加坡經驗的問題上表現出來。多年來,在國際反腐敗機構“透明國際”對全球各地的腐敗/清廉指數統計中,香港和新加坡一直屬於亞洲地區清廉指數較高者。由於香港和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可以說有着同宗、同文的共同點,因此有學者和民間人士認爲,其借鑑意義應當很大。專門從事中國腐敗問題研究的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孫雁表示:
對於香港數十年來在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方面的成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曾在十一月份表示是各界“有目共睹”的。董建華特別提及七十年代成立的廉政公署在使香港取得“廉潔之都”稱號方面所起的作用。孫雁教授也以香港的廉政公署爲例進一步評析說:
但是,四川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向朝陽教授則認爲,香港新加坡的經驗固然對當地起到極大作用,但它對中國大陸來說,仍有其侷限性,並不完全適用:(錄音)
向朝陽教授進一步指出,香港在七十年代發起廉政風暴,成立廉政公署,並實施退贓免責,的確爲香港的反腐廉潔立下汗馬功勞;但它畢竟是臨時性的行政措施,而非政策法律,而且其成果的穩定延續更多是伴隨着其後進行的一系列制度上的調整與跟進。他說:(錄音)
“捕魚理論”回應質疑 反腐暗藏權力鬥爭?
目前,面對外界對“一二三工程”的退贓帳號及其特別決定、配套措施等提議的種種反對,以王明高爲組長的課題組又提出了一條“捕魚理論”作爲回應。王明高在接受中國國內媒體採訪時解釋說,反腐敗就好比是撒網捕魚,關鍵是魚網必須沒有漏洞,才能夠捕得到魚;而課題組設計的退贓帳號比以前一些地方實行的廉政帳戶科學,再加上兩項特別政策以及三條配套措施一起,能夠共同編織出一張反腐敗的大網。不過,這種解釋並沒有打消外界對這項反腐工程有效性的質疑。不僅如此,鑑於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曾提出,“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絕不能姑息,絕不手軟!”,而課題組隨後提出的退贓帳號則建議要“主動退贓、一律免責”,因此,海外有媒體和中國問題觀察家認爲,這有可能是中國上層有人與當時尚未最後掌握軍權的胡錦濤展開的權力鬥爭的一部分,不排除有人要和胡錦濤的“絕不姑息,絕不能手軟”路線對着幹,並籍此削弱胡的施政權威,而中國青年報之後發表的質疑退贓帳戶的署名評論,則是團派出身的胡錦濤一方發出的回擊聲音。對這種分析,貴州師範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學專家袁紅冰教授不以爲然:(錄音)
不過,袁紅冰教授也認爲,腐敗已成爲中國官場政治鬥爭的一個工具:(錄音)
外界對退贓帳號動機的猜測雖然難以得到證實,但這一反腐措施的提議一經提出就倍受關注、爭論的事實,則顯示出腐敗問題在當今中國的嚴重性以及各界民衆希望政府強力反腐的迫切性。那麼,中國腐敗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裏,政府是否有能力、又該如何進行反腐呢?這個問題已成爲當今考驗中國政府政治生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