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紡織廠近一千名工人舉行罷工


2007.07.27 00:00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歡迎來信與我們分享您對這篇報道的看法)

星期四,長沙紡織廠近一千名工人爲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工廠門口抗議示威。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7月26號,長沙紡織廠近一千名下崗工人在工廠門口抗議示威,政府動用警力驅散工人,抓了幾十人,還打傷了幾人。 記者給瞭解示威情況的長沙市民謝先生打電話:

記者:“長沙紡織廠門口昨天上午有很多職工,當時是個什麼情況?”

謝先生:“有1000多個改制的下崗職工,政府大概有100多輛警車來了。”

謝先生說,長沙紡織廠有100多年的歷史,1997年“長紡”破產,改制中有許多遺留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一個就是開發一州兩岸,他們地區也在開發範圍之內。他們那塊地要賣出去。因爲廠房是工人長期的積累,所以工人不願意。”

記者:“廠房在鬧市區嗎?”

謝先生:“應該是老城區,地皮漲得都很貴, 比他們那裏偏僻的店鋪賣了94個億。”

謝先生說,現在改組後的公司叫“銀泰置業有限公司”,由於“長紡”的老廠址在長沙老城區,是黃金地皮,公司準備拍賣:

“它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退休工人有幾千人,全部下崗了,生活上不好過,現在把地賣了可以維持下崗職工的生活經濟條件。”

美國紐約的中國工運人士劉念春說,長沙紡織廠的改制問題在中國很有代表性,這些工人當年下崗並沒有得到合理的經濟補償:

“在97年改制過程中對工人的補償並沒有經過工人同意 ,當時工人也是被動接受的。工人並沒有組織代表通過協商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

劉念春說,長沙紡織廠改制後的公司有責任改善下崗工人的生活條件,因爲原來的廠址和設備都是當年下崗工人長期積累的勞動成果:

“現在物價升得那麼快,可是工人工資還在原來的水平,自然滿足不了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這種情況下工人提出這種要求一點不過分。”

長沙市民謝先生說,目前長沙市政府有關部門正在與示威的下崗工人進行對話,他希望政府和廠方能合理解決工人的要求。

以上是本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