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民及地攤經營戶聯名致溫家寶的公開信


2007.05.31 00:00 ET

(歡迎來信與我們分享您對這篇報道的看法)

貴州省貴陽市政府去年開始進行主題爲"整髒治亂"的活動,活動中決定掃蕩貴陽市一個夜市。該夜市的地攤經營戶星期三在網上發表一封致總理溫家寶的公開信,希望中央政府能夠維護地攤經營戶的權益,並清查當地政府的貪腐行爲。以下是自由亞洲電臺駐香港特約記者心語的採訪報導。

貴陽市民及地攤經營戶星期三在海外網站博訊網上刊登一封給總理溫家寶的聯名公開信。信中提到,自去年,貴州省貴陽市政府開始"整髒治亂"主題活動以來,貴陽市原有十年經歷的"下崗職工夜市"被整治變成了"清退"對象,夜市被定性爲貴陽市城市髒亂的重點。但夜市的經營戶提出了之前曾聯名上書當地政府,強調夜市是衆多經營戶家庭賴以生存的生活來源,然而,非但不起效果,去年對夜市的"整治"變成了今年的"撤除"。當地一位夜市租經戶陳德軍向記者表示:“我們到貴州省很多部門去反映情況,沒有人給我們正面的答覆,我們只有找中央呀。”

記者:你們的公開信中有提到,有些工作人員會來跟你們收一些錢是嗎?

陳德軍:這裏面最主要是有暗箱操作的嫌疑,我們差不多有三千戶的經營攤位,每個月幾乎有三十萬,這些錢跑哪兒去了?每年就有三百六十萬,貴陽夜市成立十多年了。

記者於是打電話到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查詢,對方表示:“這個問題我們不是太清楚,你打到別的部門去問,可能更切合一些。

該封公開信中表示,貴陽市3 千多個經營戶近11年的繳納到底作了何種用途?我們有理由置疑是否進了私人腰包?可能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夜市的管理機構經常發生變化,一會兒屬城管收費,過一會兒換成了管理辦公室收費,因此票據出現五花八門也是情理之中。另一位地攤經營戶強承怡向記者表示:“我們認爲這些管理費用並沒有用在這上面,而是給了某些官員的

記者:他們沒公開管理費用嗎?

強承怡:從來沒公開過,所有的管理費,有的是正規的單據,有的是白條子,或者是政府發出來他們內部的結算單給我們,又或者是普通的收據,街上什麼地方都能買到的,再加上一個不是政府的章就完了。

記者:您覺得怎樣纔算是合理的安排?

強承怡:他們不是一個攤位要補貼給我們一萬塊錢嗎?他們完全可以用這三千多萬搞一個室內商場。我們提出來說,只要將管理權交出來給我們管理,我們每個月的費用照交給政府,在一個月之內,如果我們管理不好,我們就自動撤,不要政府這一萬塊的補貼了。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駐香港特約記者心語的採訪報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