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數中國人不能講漢語普通話


2006.09.06 00:00 ET

中國教育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近半數中國人不能講漢語普通話;教育部官員說,這將阻礙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從中國已故領導人周恩來簽署發佈“國務院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仍有近半數中國人不能講普通話-- 請注意,不是不講,而是“不能講”;看來,全面推廣普通話的任務還是任重道遠。專家們認爲,繼續推廣普通話很有意義、很有必要。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籃雲表示: “推廣普通話是應該的。一個國家是要有一個官方語言,這個官方語言真的是能把這個國家的人聚在一起而且從經濟的角度看、從社會的角度看有一個統一的口頭語言我們的書面語言是一致的,我們的口頭很不一致所以這是必須的。”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中文教授朱永平表示,他對近半數中國人不能講普通話的消息感到驚訝: “推廣普通話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但現在聽到這個消息覺得推廣還是不那麼有力確實是很喫驚。現在已經是這麼長時間了,而且現在媒體等各方面都非常發達了,還有一半的人不能夠講普通話,所以我希望在這方面繼續加大力度。”

藍教授說,他對在未來一兩代人中推廣普通話表示樂觀;但是他說,應當允許人們在學普通話的同時保留方言,他不主張在一切場合都以普通話取代方言: “其實這些年來說普通話的人和範圍來的比以前好,覺得以前各地還固守自己的方言說普通話的人不多,現在象上海(我老家就是上海)來的孩子就講普通話,我覺得這是教育的結果。當然我個人的感受不能跟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來相對抗,肯定他們是對的。但是現在人的交流多了、流動性大了人的語言能力是非常有潛力的,一般人掌握普通話以後再掌握一兩個方言完全不是個問題,方言其實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們不能強求用普通話來代替方言,我們只能說是普通話是一個最方便的交流工具但在同時要允許人們保留方言。”

藍教授認爲,要達到全面推廣普通話的目標,就必須真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既然國家有《教育法》說是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那如果《教育法》真的在實行的話,那我們這一代人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受到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他們就是應該每一個人都接受了教育了。如果學校是推廣普通話最便利、最廣泛的場所的話那過二三十年普通話就應該成爲我們國家的通用的官方語言。我覺得問題的關鍵就是義務教育是不是抓好了?要是抓好了普通話就不是個大問題。”

威斯康星大學的朱教授分析了推廣普通話所面臨的困難:個人對於學習普通話的某種抗拒心理、以及語言文化上的地方保護主義等等: “實際上這個方言的勢力是非常大的,雖然現在媒體非常發達可是很多地方山溝裏或者別的地方他也許能聽懂但也許不願說,我覺得人的心裏還有點抗拒心裏比如說我丟失了自己的語言了我就忘本了,祖先崇拜的這個思想是非常嚴重的。很多人就抗拒心理,我回國也聽說一些地方保護主義要以保存地方方言,推廣普通話方面不是那麼積極。”

美聯社說,中國有數十種方言;共產黨政府50年來一直推廣普通話,爲的是讓這個幅員廣闊的國家凝聚在一起。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