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伟谈中国自由文化运动首届年会

中国自由文化运动第一届年会日前在澳洲举行。与会者之一、香港作家胡志伟星期一接受本台记者的采访,介绍了他对会议的观察和感想 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林迪的报道。

记者;您最近刚刚参加了中国自由文化运动第一届年会,这次会,世界各地的活动人士和各界从事民主运动的可说是先驱人物,都参加了。.能否请先介绍会议的基本情况?.

胡;这次会于十一月廿五日到二十九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世界各地的民运领袖大约四十人左右参加,有些知名度较高,如出名的诗人黄翔,来自德国的费良勇、仲维光,美洲、新西兰、印度、韩国的都有。加拿大的郭国汀也去了,还有王若望遗孀羊子女士也出席并发表演说。

大陆人士在《中国自由文化运动宣言》上签名的有二百多人,如刚去世的前胡耀邦秘书林牧、维权律师高智晟、《爱琴海》网站总编力虹、成都读书会发起人周钰樵、《炮轰中宣部》作者焦国标、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作家任畹町、牟传珩、\x{e2f2}彦臣,记者昝爱宗等,他们都是中国的良心,知名度也很高。

这次会议开了四天,一天旅游,旅游也有交流活动。我感到,中国自由文化运动同海外形形色色的民运组织之区别在于:她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重建心灵家园与高贵文化精神的启蒙运动。其所有成员,既不需要缴纳会费,又不需要向个别领袖人物宣誓效忠。只需要承担一个义务:就是要实践自由思想、创作与表达。

中国自由文化运动实际上操作了有半年多,它还有个自由圣火网站,网站现在规模并不很大,可最近半年已发放六十多万澳元稿酬,相当港币三百六十万。它还有许多计划。一个出书的汁划,准备编印《中国自由文化运动》系列丛书。第一年出25本着作中,五本已出,如大陆周冰心的《纵语狂欢》,袁红冰的《英雄人格哲学》、焦国标的《我的良知很跋扈》以及晓明的《广西文革痛史钩沉》已经由香港夏菲尔出版社推出市场,且取得良好反应。

他们还准备评奖,有个自由文化创作奖,包括小说奖、诗歌奖、哲学奖、史学奖、法学奖、经济学奖、政治奖以及行为奖\x{2014}\x{2014}人权奖、新闻自由奖、文化成就奖,除了每年颁授年度奖每个奖五千澳元以外,每五年颁发一次大奖,奖金为五万元。他们筹款经喾营能力很强,钱用在大陆民运上与每个作者身上,而不是主持人分掉。

记者:会场上情况你直接的观察,可否介绍一下?

胡;会场上情况很感人,比如黄翔从十三岁起就因写诗反抗暴政被六次投入监狱。他多次在会上朗诵他的名作,有句诗好多人听了流泪,他说「哪怕只剩下一根骨头,也要哽住那一个可憎年代的咽喉」,不少人一边流泪一边鼓掌。黄翔曾在狱中被毒打,牙齿打碎了,手骨打断了,但是65岁的他,仍然斗志昂扬,表现了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最使人感动的是个外国人,他是英国驻华大使馆前一等秘书罗杰-盖斯德。他四十年前就来中国,他认识黄翔。 1978年11月24日,他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民主墙亲眼看到过黄翔贴出的大标语,看到黄翔致美国总统卡特公开信,他也目睹了出现在王府井的黄翔所撰〈火神交响诗〉。这些年来,他一直寻访黄翔的踪迹,而黄翔杳无音讯,他估计黄早已瘐死狱中。年前,他从国外的英文网站上意外见到黄翔姓名,后取得联系, 这次并应黄翔之邀出席了这一盛会,他在会上发言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繁荣,看上去愈来愈富,但是这次会议展示:中国经济繁荣发达付出了惨重代价,包括灵魂的堕落、知识分子的堕落、金钱腐蚀与奴化。

西方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体系,而民主是西方的概念,与中国无关。然而,我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的共同点是主要的,不同点是次要的,从黄翔先生身上,从魏京生、徐文立身上,从法轮功反抗运动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反省,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中国大陆每年的群体抗议活动愈来愈多,所以我坚信中国一定会成为民主国家。一个政权可以看上去非常强大,但是它的分崩离析已经不远了。我不能肯定独裁政权几时崩溃,但我们告诉你们:中共极权政治一定会结束的!」,盖斯德的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记者:这次会好象主流媒体报道不太多,是吗?

胡;我看到澳洲几份中文报纸都以很大篇幅报道。我这次还有个意外收获。我们一般对台湾绿营印象不太好。这次台湾有两名代表:台湾智库法政部副主任曾建元博士,还有作家夏祷女士。他们宣读论文说,台湾民主运动是受中国自由文化运动启发的。曾建元博士的父亲是主张台独的,他本人文革爆发时尚在稚龄,每当老师谈及文革惨况,总以为是夸夸其谈。但几天的会议,从许多中共暴政受害者的血泪控诉中,才悟出文革真相比想象中悲惨得多,而在台湾的国民党确实没有像中共那样残杀台湾知识分子,台独所受的压迫比起在座各位过来人所经历的苦难,实在微不足道。

他认为,两岸同胞所受的苦难,都是国际两大阵营冷战的产物,大家都应该彼此体谅,互相认识,自由文化运动正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中国文化之美德重新发掘出来,让台湾人民重新认识美好而非邪恶的中国,让中国成为一个光荣的符号。也只有多元包容的制度才能使台湾人民心甘情愿加入中国这个大家庭,让海峡两岸人民为构建更丰富、更多元的文化、政治内涵而努力。来自宝岛的曾建元先生与夏祷女士的诚挚演讲,一扫过去传媒恶霸所塑造的台独人士青面獠牙的印象,使人感到绿色人士并不可憎。诚然,作为中华民族最后一块自由宝地,台湾的民主运动必须同中国自由文化运动作一有机的结合,才能突现其旺盛的生命力。

我感到绿营人士也很有人性,对统一也不十分排斥,他们也很理性,问题是大陆不进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林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