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报刊文章称《黄金甲》为丑陋的大片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创下新的票房记录,但也遭到不少批评。中共中央党校校刊近日刊登评论文章认为,热衷于拍摄《黄金甲》、《无极》等大片的导演为获得奥斯卡奖而迷失在暴力影片中。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据《成都晚报》的消息,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近日发表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东风对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评论文章,标题为《丑陋的“大片”》。文章说,《黄金甲》跟《夜宴》、《无极》等类似大片一样令人反胃,是一部嗜血的电影,让人怀疑中国的大片是否到了嗜血成性、靠喝血赚钱的时代。中国电影界曾说,如果中国电影也像好莱坞大片那样有巨额资金投入,拿奥斯卡奖并不难。可如今,《黄金甲》的投资高达3.6亿元,结果却照样在进军奥斯卡的道路上折戟而归。对此,总部设在美国的电子杂志《大参考》主编李宏宽评论说,

“这篇文章说得比较到位的就是指出了张艺谋和陈凯歌他们作品思想的空洞、投资巨大、场面非常绚烂,但是没有任何内容,不知道在讲什么,既没有道德也没有思想、也没有感情。都是极其苍白空洞的那种。作为一个艺术品确实是极其失败的。但是评论文章没有指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说在中国这个特有体制下,想拍一部电影首先要国家批准,国家审核,跟谁合资还要国家批准,在这个场合去经营这个东西的话,张艺谋和陈凯歌已经是霸主地位,后来的年轻人没有办法跟他们竞争。”

现在旅居美国纽约的文学评论家董鼎山表示,他对张艺谋近期的作品感到失望,

“我开始非常欣赏张艺谋的电影,但他最近的电影,我并不十分喜欢。我觉得他的电影越来越商业化,就是为了卖钱,像黄金甲里一些场面,很多宫女出来的时候,胸部都是半露的,我觉得没有必要。以前我认为他是艺术家,现在我认为他是商人。”

文章说,如果把《黄金甲》和它的原型《雷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会发现:改编以后,原先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都模糊了,正、反面人物的分界没有了。中国国产大片中的暴力美学和暴力崇拜反映出,中国艺术中道德底线的缺失。对此,董鼎山评论说,

“他的相同点除了故事情节以外,其他没什么相同的。怎么可以跟《雷雨》相比呢?” 文章说,好的艺术不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更不是暴力和性的简单相加。而今天的张艺谋就是一个油漆工,只会把红色的颜料大桶大桶地往银幕上倒。对张艺谋电影越来越商业化的原因,董鼎山分析说,

“他现在这种商业化、大众化的电影没有艺术价值,他要赚钱、要扬名世界、向中共讨好。不敢把有真理、有艺术的电影拍出来,出了好的电影又会有出版署的审查。”

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1月份公布的数据,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全国累计票房收入已超过2.7亿元,向3亿元迈进。超越4年前《英雄》创下的2.5亿元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