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学会批评中国压制互联网自由

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新闻学会刚刚公布的《2005年世界新闻自由状况回顾》对中国缺乏新闻自由、特别是互联网自由的状况提出严厉批评。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web_police-200.jpg
北京警察在检查一家网吧。法新社照片

国际新闻学会30号公布的《2005年世界新闻自由状况回顾》有关中国的部分说:“中国过去多次迫害过自由思考和自由发表言论的记者;2005年,中国扩大了对记者的打击范围,目的是加紧控制互联网,取缔关键的互联网网站和文字,防止记者在网上张贴有争议的信息。”

国际新闻学会首席新闻自由顾问达奇说,中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抵制外界对中国新闻自由状况的关注:

中国所囚禁的记者人数为全球之冠,公民获得信息的自由被侵犯。美国的互联网服务公司背离保持互联网开放性的传统观念,与中国政府联起手来,限制中国广大互联网使用者的上网自由。

“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它是一个经济大国,在如何报道中国人权状况这个问题上对西方有着不适当的影响。欧盟与中国所达成的那么多经贸协定所关注的是贸易,而不是包括新闻自由在内的人权问题。中国所囚禁的记者人数为全球之冠,公民获得信息的自由被侵犯。美国的互联网服务公司背离保持互联网开放性的传统观念,与中国政府联起手来,限制中国广大互联网使用者的上网自由。凡此种种,都助长了一种观念:中国不必实行民主,就可以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位新闻自由顾问表示,中国政府应当打消对开放新闻的顾虑:

“我不想说中国压根儿没有新闻自由-- 中国不是朝鲜。中国最近几年在新闻自由方面还是有进步、有改善的……中国政府其实不必担心,新闻开放之后国家会乱。回顾非典时期,一开始不让报道真相,并没有达到保护人民的目的;而媒体对真相的客观报道为克服危机提供了保证。”

达奇说,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中国成为一个开放社会,但是他说,中国新闻自由的实现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批评家王渝表示,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时有倒退.

国际新闻学会的《世界新闻自由状况回顾》说,2005年,全世界有65名记者遭到杀害,数十成百的记者遭到监禁、骚扰和恐吓;对于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这是一个“糟糕得令人沮丧的一年”。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