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表示,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将逐步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地区的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教育补贴。不过,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此计划能否落实并不乐观。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所谓两免一补,是指免除书本费、学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得生活费。北京出版的《光明日报》刊登的文章表示,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将首先在部分农村地区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这将惠及中国贫困县的三千六百万农村学生。但文章也承认,中国有数以亿计的贫困学生有同样的需要,因此中国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义务教育政策的实行。
文章分析说,中国确保农村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有两大困难,一是教育经费不足,二是教师制度有问题。
湖北省的乡村教师刘飞跃最近刚刚对湖北随州地区农村儿童基本教育情况进行过调查,并且发表了调查报告。他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乡村教育问题的重点,其实在于经费不足。
刘飞跃认为,乡村学校教师制度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这包括:师资不足,水平不高,以及教师缺乏生活保障等。
刘飞跃对中国政府计划增加教育投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表示欢迎,但他也对政府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表示怀疑。
《光明日报》的文章则对农村地区教师流失到大城市的问题表示忧虑,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多层次展开教师培训,使农村教师来源获得保障。
现居纽约的经济学者陈破空,也对中国政府所承诺采取的改进教育的措施表示怀疑。他认为,目前中国教育问题也是体制问题,即使中央政府增加投入,最后能够多大程度落实到基层学校,仍是疑问。
陈破空认为,在中国财政预算制度中,教育投入由地方政府负责,但有关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却是软约束,即使中央政府增加投入,也很难保证最后都落实在基层的教育上,因此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大的改革。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