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自由度有進步
2005.01.08 00:00 ET
美國兩家機構近日聯合公佈《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國在被評比的161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由去年的第128位前進至第112位。自己與自己相比提高16位,可謂 “進步令人鼓舞“。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
美國著名研究機構傳統基金會和主要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兩家機構從1995年起每年都推出一份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從1992年起,“摸着石頭過河”開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每年也在被評比的上百個國家與地區之列。今年,中國的經濟自由度一改過去幾年連續惡化的狀況,出現較大幅度的提高。對此,香港大學中國與全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蕭耿博士表示:
(錄音)
《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參照50個不同的因素,對貿易政策、政府財政負擔、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程度、貨幣政策、外國投資、銀行與金融、工資與物價、產權保護、政府監管和黑市活動這十項內容進行評比,評論結果分爲四等:完全自由、大體自由、大體不自由和完全不自由。中國的第112位排名屬於大體不自由的範疇。對此,香港經濟報刊《信報》主編陳景祥先生表示,中國排名在161個國家中相對仍然很低是可以理解的:
(錄音)
香港在《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的排名,像以往那樣再次榮膺桂冠,排名第一。考慮到中國與香港的經貿往來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三年來的經濟表現,英國布魯奈爾大學的中國經濟問題學者劉勺佳博士認爲,《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對中國的評比沒有反映出中國經濟自由進步的真實面貌:
(錄音)
劉勺佳表示,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後的過去三年中,經濟自由度有了明顯的大幅度提高。不過,中國《南方週末》在2004年歲尾的一篇中國經濟回顧文章中說,入世不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戲劇性影響,入世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漸進過程。對此,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寇宗來博士表示,
(錄音)
寇博士所說的要素市場主要是指資金、勞動力、土地和信息等資源市場的合理有效配置。說到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就不得不提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迄今,雖然已經有36個國家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以歐美爲首的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並沒有承認。這一下問題,《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也有提到。於是,國內有學者以俄羅斯爲例爭辯說,俄羅斯在報告中的排名不如中國,也還沒有成爲世貿組織成員國,但歐美卻承認了其市場經濟地位,這是政治因素在作怪。俄羅斯遠東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羅曼諾夫博士認爲,歐美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中國的大量出口產品影響到歐美的市場,而俄羅斯主要出口能源產品不但不會影響歐美的市場,而且正是他們所需要的。不過,他不認爲中國的經濟自由比俄羅斯要好:
(錄音)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徐滇慶教授剛剛發表盤點2004年中國經濟一文。他認爲,中國經濟自由度的提高不能操之過急,得慢慢來,中國不像香港或新加坡那樣的小國:
(錄音)
《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將新加坡排名第二。 另一方面華人爲主的經濟體臺灣排名由去年的34位,前進了7位,提高到第27位。圍繞2005年的經濟自由度排名問題,記者所採訪的以上六位專家學者都表示,中國的經濟自由度未來肯定會不斷提高,現在的改革方向也大體正確,但究竟最終多快提高,提高多少,借用國內媒體的話說:這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你不可 能在一公里處就判斷出誰是冠軍。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