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出現勞力短缺現象嗎?
2005.04.21 00:00 ET
多維社星期三在互聯網站發表一份報道指出,中國在製造業方面一直所享有的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似乎正在逐漸消失, 中國沿海地區已經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現象.在中國的一些外國企業已經在考慮在其它國家尋找廉價勞動力的優勢. 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的採訪報道.
多維社的報道說, 中國在製造業贏得的聲譽就是擁有廉價而充足的勞動力.但如今中國沿海地區已出現了勞動力嚴重短缺的現象. 一些外企管理者表示,那些有技能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便開始``趁火打劫``, 要求資方按兩位數字提高工資. 與此同時,資方爲了留住員工,還得接受亞洲最高水平的福利津貼. 這種現象已迫使不少外企開始琢磨着自己的退路.
多維社說,``國際先驅討論報``星期三發自中國廣東的報道,對目前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出現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剖析.報道說,中國最初是以其廉價而充足的勞動力而吸引大批外企來中國投資,但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有效``勞動力的減少,已使不少外資企業無法再按當初的標準招到``合適``的工人.
於是,那些已將勞動力密集型的生產線``安家``到中國的外資企業,就得按照目前的標準來滿足就業者``水漲船高``的需求.但不斷上漲的人工費用,則威脅着中國的廉價勞力充足的這個優勢.
報道說,對全世界消費者而言,中國勞動力費用的提高將會發出這樣一個信號,那就是消費便宜貨的時代已到此結束.對此,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許顛慶表示: (錄音) hinesenewsnet.com) 多維社的報道援引廣東省一位官員的話說,近來當地的最低工資已上漲34%,這是10年來的最大漲幅.據統計,目前廣州市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已在70-80美元之間.這個數字已遠遠高於孟加拉的30-50美元的月平均工資,也要比越南和柬埔寨的45%的月平均工資高出許多,更比印度尼西亞部分地區的35%的平均工資高出一倍多.chine senewsnet.com)
多維網的報道還援引在一家外國製鞋公司的財務主管的話說,該公司中國員工的工資已急劇增長,而在5年前他們從未想過這些問題有可能會發生.爲了應付中國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他們已計劃爲越南的分廠再招收2000名工人.他預測,中國勞動力價格的上漲最終將導致消費品漲價.
然而,經濟學家認爲,目前還沒有出現中國產品價格全面上漲的跡象.中國的出口仍在強勁增長,中國的經濟仍在繼續前進.外資企業大規模遷往東南亞國家的可能性不太大,因爲那裏的勞動力相對來說更少.然而,印度可能是個例外.美國印地安那州博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鄭竹園對此表示:(錄音)
在中國開辦的工廠都在尋求特定一類的工人:年輕、靈活、樂於長時間工作且家住外地的民工。的確,在中國的內地和農村有着衆多的失業和下崗人員,但絕大多數人並不符合外資企業的招人要求.
而在北京、上海和其它工業地區對那些擁有技術的工人和白領人才的爭奪,則到了``白日化``的程度,導致公司企業競相對那些適合自己要求的人才提供更高的已接近歐美水平的年薪.廣州一家媒體上週報導說,一家公司急欲招聘一名維修工,年薪達15萬人民幣,相當於1.8萬美元,這個標準要比一名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教授高出了好多倍. 中國東南部短缺200多萬勞動力的問題已持續了9個多月, 已給南部沿海地區的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敲響了``警鐘``. 已有不少公司表示正考慮將工廠轉到東南亞國家,或遷至中國的內地,但這樣做同樣會增長成本的投入.)
報道指出,勞動力短缺導致工資上漲,而工資只是在中國的外資企業所必須支付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是他們必須按照中國政府的與其它亞洲國家不同的規定,爲就業者提供高額的社會安全費用,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津貼``和``福利待遇``,其中包括社會安全稅、醫療保險費和住房儲蓄計劃等,所有這些費用加在一起,其總和已相當於一個職工薪水的40% 到50%.(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的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