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與IBM合併風險與機會並存


2004.12.08 00:00 ET

中國最大的個人電腦企業聯想集團,星期三在北京和美國IBM公司簽訂合約,確定聯想集團收購IBM公司個人電腦業務。專家認爲,聯想集團這一舉動,可能促使該公司從此走入國際市場,但同時也伴隨着很大風險。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道。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星期三在北京表示,聯想集團用於收購的十二點五億美元,包括六點五億美元現金和價值六億美元的聯想公司股票。收購的項目是IBM公司的個人電腦業務,包括臺是臺式和筆記本電腦,及其研究開發和全球採購。收購完成之後,聯想可望成爲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企業。其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中所佔的份額,將達到百分之八。

浙江大學經濟學教授葉航認爲,這一收購對中國企業有重大意義,顯示中國的出口從低技術向高技術產品轉化。

(錄音)

完成收購之後,IBM公司個人系統集團副總裁,將會出任新公司的總裁。葉航教授認爲,這個人事安排,主要是從全球市場角度考慮,聯想希望能夠通過IBM公司原來的網絡,進入全球電腦市場。

中國的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1994年在香港上市,2002年全年營業額爲202億港幣,是中國最大的電腦製造企業。IBM個人電腦業務,2003年爲90億美元。

中國銅鑼灣集團的總裁助理趙偉博士認爲,聯想集團的這一舉動,有可能獲得巨大成功。

(錄音)

不過,趙偉也指出,聯想集團和IBM個人電腦業務的合併,也存在巨大的風險。

(錄音)

他強調說,聯想的這一大膽舉動,預示着中國企業開始走向全球,成爲國際化企業,這其中肯定有不少彎路要走,但成功的可能性仍然非常之大。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道。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