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促使美國審議聯想IBM購併案


2005.01.25 00:00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國最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聯想集團投入巨資購買簡稱爲IBM的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個人電腦業務的合同墨跡未乾之時,國際媒體傳出美國將審議這樁購併案是否有礙美國國家安全的消息。審議是否使聯想-IBM的購併一案受阻?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

被中國不少媒體比作“蛇吞大象”的中國聯想集團收購美國IBM公司個人電腦業務一案再起波瀾,因爲負責審議外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是否有害美國國家安全的一個由美國財政部爲主組成的跨部門委員會將對聯想收購一事進行審議,收購有可能因此受阻而中途夭折。對此,在中國深圳從事大型民營企業管理工作的趙偉博士認爲,美國審議聯想收購一案不值得外界或媒體大驚小怪:(錄音)

圍繞美國審議購併一事,聯想和IBM公司都已表示,要全力與美國政府配合。審議的起因是有關人員擔心,中國聯想集團可能利用IBM公司在美國北卡州的研究設施從事商業間諜活動,竊取相關技術,用於軍事領域。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政策分析及管理學教授季聲國認爲,這是小題大做,因爲個人電腦技術已不是什麼高科技,況且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個人電腦,無論什麼品牌和廠家,基本都是在亞洲生產。季教授表示,聯想-IBM 購併一案最終會通過審議:(錄音)

美國IBM公司的個人電腦業務過去三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聯想花費總價17億5千萬美元的代價購買,趙偉博士由此認爲,聯想-IBM 的合作是一雙贏的結合:(錄音)

雙贏並不等於說美國會批准聯想-IBM購併案。兩年前美國就曾在國家安全的考慮下拒絕了香港大亨李嘉誠掌控的和記黃浦對當時破產的美國環球電訊的收購。 環球電訊當時不僅在亞洲和太平洋海底就擁有4萬公里長的光纜,而且其電訊業務連接遍佈27個國家的200多座城市。法新社星期二的報道說,和記黃浦這家香港公司有與中國政府關係緊密之嫌。不過,季聲國教授認爲,那已是老皇曆,今非昔比:(錄音)

中國聯想通過收購IBM公司的個人電腦業務將成爲世界上第三大個人電腦生產商。審議聯想-IBM購併案的美國跨部門委員會必須在本週決定是否正式調查購併一案,結果究竟如何,國內外關注此事的媒體現在能做的也只是“聯想”。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