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欠薪竟成企業“經營策略”?
2005.05.25 00:00 ET
中國官方新華社星期二刊登的一篇報道說,北京建築工地的一位來自山東的包工頭自揭家醜對外透露:許多建築施工企業將拖欠部分民工工資的做法竟然當成了一種“經營策略”。聽衆朋友你相信嗎?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就此所做的採訪報道。
企業爲了追求利潤多賺錢,實施五花八門的經營策略,可謂推陳出新,天經地義;但在中國的建築行業,有些企業爲了贏利將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做法也當成一種經營策略的確讓記者前所未聞,匪夷所思。對此,記者詢問在中國可算是最有名的農民工,有爲農民工“討工錢專家”美譽的孫武勝。年近五十,目前人在西安開辦工作室,利用法律武器專門爲農民工討還欠薪的孫武勝對於記者的以下對話中表示: (錄音)
新華社的報道中說,一些中小施工企業普遍使用流行的所謂“十一投入比”潛行業規則, 即自有資金如果100萬元,就敢承攬上千萬元的工程。對此,孫武勝認爲,比例沒有那麼懸殊。
孫武勝說“大有好轉”,那中國農民工欠薪問題究竟好到什麼程度?中國廈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國社會發展研究會理事,著名“三農”問題學者胡榮博士在與記者的以下對話中認爲: (錄音)
胡榮博士的觀點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爲什麼中國社會中會有有關幹部“一手搞指標,一手烏紗帽;沒有高指標,就摘烏紗帽”和“幹部出數字,數字出幹部“的諷刺性順口溜。
新華社的報道說,不少施工企業分三個步驟大量地長時間拖欠農民工工資, 如第一步每月只給基本生活費,一般在200元人民幣以下。孫武勝在與記者交談中對此不表贊同: (錄音)
孫武勝所說的建設方在許多情況下指的是政府,所以有專家認爲農民工欠薪問題的源頭在政府,與以上胡榮博士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處。中國建築業是農民工欠薪的重災區,建築企業從去年的統計數字看佔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總數的70%,每三個進城打工的農民中就有 一個在建築工地工作。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