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为民工争权益

中国进城打工的农民饱受社会不公、贫富悬殊,长期累积的压力随时爆发。在五一劳动节,本台记者燕明访问了几个为他们维权的非政府组织。

migrant-workers-150.jpg
一群民工人正在下床接受安全突击检查,2005年3月12日沈阳. 法新社照片

中国目前有两亿农民到城市打工。由于他们是临时工,没有意外事故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障,被歧视、欺凌的现象非常普遍。来自河南安阳的刘金令被拖欠两万元工资,他对本台表示:(录音)

刘金令现在正向为民工维护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小小鸟”寻求?助。该组织设在北京,工作人员马扬不久前也是一名进城打工的农民,他表示:(录音)

“小小鸟”成立于九九年,其宗旨是,以一种互?互助的精神,?助外地来北京打工者创出一片蓝天。该组织现在正计划在天津、上海、广州和深圳开设办公室。

和“小小鸟”相比, “打工妹之家”较具有官方背景。一九九六年,中国妇女报副总编在办报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打工,他们遇到问题唯一求助的只有报社,因而决定成立这个组织。其中一位负责人韩女士说,他们财政独立,主要是社会募捐,一些企业以及香港乐施会的捐赠。由于资金匮乏,直到二零零二年才开始每年援助十到三十名当事人:(录音)

根据韩女士介绍,在北京打工的农民有四百万,三分之一是女性。他们遇到的问题不少:受中介欺骗,也就是黑职介投诉比较多;工资拖欠、子女的教育问题。

另一个非政府组织“教育协进会”最近才成立。汉涛(音)就是负责为进城的农民子弟进行卫生教育。据了解,由于收入低、没有户藉,因此,不少人的子女不得不在民办子弟学校上课。汉辉说:(录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贫富悬殊、社会不公,两亿进城务工农民中间累积大量不满随时爆发。汉涛(音)表示,非政府组织能解决多少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态度.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燕明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