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民航業的發展


2005.01.25 00:00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亞洲與中東航空業展望會議”近日在新加坡召開,與會專家預測,今後二十年亞洲航空業客運量將穩步增長。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的報道。

據法新社消息,“空中客車”公司的一份研究顯示,亞太地區的長期航空客運量增長將很快超過美國。

波音公司的報告顯示,今後20年亞太地區的航空客運量可望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

亞太航空中心負責人皮特.哈比森在星期一舉行的“亞洲與中東航空業展望會議”上表示,如果亞洲北部國家實現市場自由化,特別是如果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及日本的民用航空市場放開,亞洲航空業將擁有無限潛力。皮特-哈比森指出,2004年新加坡已成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運營中心,這將對亞洲航空業產生一系列影響,例如新的航空公司以後進入市場將更爲容易,航空公司將更關注顧客的利益,而不是政府的利益。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滇慶認爲,亞洲的航空業市場潛力很大,特別是中國。(錄音)

談到目前各國政府對航空市場的管制,許滇慶教授表示,(錄音)

據道瓊斯消息,2004年,中國的航空客運量達到1.2億人次,比2003年增長了37%,中國境內航空公司和機場總盈利達到87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航空業過去10年的盈利之合。

增加行業內競爭將是2005年中國的航空業改革的重點,這將包括:讓航空公司自行選擇航線、航班頻率,自行定價和自行與機場協商費用。2005年中國航空業有望增長15%。談到中國航空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美國印第安納州博爾大學經濟學教授鄭竹園分析說,(錄音)

道瓊斯公司的消息說,亞太航空中心分析員伊安托馬斯認爲,目前中國航空業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專業人才短缺。中國每年培訓約900名飛行員,而中國航空公司的國內外航線每年需要2000名飛行員。因此,中國越來越需要把飛行員送到國外培訓,或者僱用外國機組人員,這些都會提高中國航空公司的營運成本。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的報道。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