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美国五角大楼宣布,美国海军“伊利湖号”(Lake Erie)战舰在太平洋上发射了一枚标准Ⅲ(SM-3)型导弹,击中了上空约247公里处相当于公共汽车大小的卫星。俄罗斯和中国均对美国此次行动表示忧虑。专家分析了中美的不同做法。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 。
美国国防部早在本月14日就发表了将利用导弹击落间谍卫星的消息,俄罗斯国防部16日对此表示担忧,认为美国正在计划进行新式战略武器试验。
星期四,北京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回应时说,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已经要求美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避免有关行动对外空安全和有关国家造成损害。中国有关部门正在密切跟踪有关情况,研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澳门的军事评论员黄东认为,从战略意义上来讲美军的这次行动具有实战的味道,也是对大陆去年一月用导弹击落气象卫星的一个对应的反击,“现在美国不光只是用外交手段进行抗议,而且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对中国大陆进行回应,所以这种对抗的味道非常的浓。两国或者是两军进行的那种太空的竞赛,军事竞赛方面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就有点像当年了冷战的时候美苏军备太空竞赛的情况一样。我觉得是对两国关系、或者对两军关系肯定有不利的影响,但是从美国方面的立场来说,相当正常和可以理解的。”
而台湾的《全球防卫杂志》主编郑少儒却认为:美国发展反导系统,已经行之有几年,它这次用的技术也就是和日本合搞的的这个标准Ⅲ型的海基反导系统来做,这次成功地把卫星打下来,只不过是再一次验证他们这个技术已经有很高的可靠度和可行性。我想他最大军事意义就是,美国和日本合搞的这个海基反导系统未来肯定会走得更为平稳、顺利,然后实现他们所谓的反导系统的实用化,应该可以排上日程。”
虽然,中国外交部没有做出过多地回应,但分析认为,因为这起事件,将预见中俄在军事及外交上的联系更密切。同时,中国也在不断积极的发展自己反导弹等的军事力量,郑少儒说:“它自己也在实验一些反导、反卫星的方面的技术,它在攻和守方面平行进行,那对于美日两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其实还隐含一种,你不能说相互较劲,而事实上是各自在搞一个矛与盾的潜在的对抗。”
中国于去年一月十一日,用导弹击落气象卫星,在事发多天后,经海外报道,再向外界承认,然而,美国却在事发前大肆宣扬。对于中美两国在同类事件上不同取态,黄东认为这是中美一贯的不同做法,“中国是第一次试验,不知道能否成功,而成功以后,当然它是一种战略武器,中国人从来不会把它主动亮出来;美国从来就首先把它越新、越厉害的武器拿出来,令对手害怕。”
郑少儒认为,中国在军事上的不透明,使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得到一些认同,同时也给了人们很多的想象空间,“大陆如果它这种行事作风,无法满足国际的一个期望,或达到一个大家类似的概念或者观点一致的话,仍维持以往一种军事发展高度不透明的状态,事实上对于消减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效果有限。”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