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创作的话剧《南京的冬天》搬上舞台,作者表示,有责任让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和因为书写南京大屠一书而自杀身亡的张纯如的事迹家喻户晓。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锡红从加拿大发来的报道。
话剧《南京的冬天》由华裔女作家陈以珏创作,于2月26日到3月16日在加拿大公演,该剧讲述了两个相关的悲剧故事,一是1937年日军在南京的屠城,二是一位热情执著的女作家在写完一本纪录那场暴行的书后,因不堪忍受精神折磨而自杀。
作者陈以珏表示,创作话剧《南京的冬天》灵感来自于张纯如和她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张纯如于2004年11月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一事件让陈以珏深受震撼.她说,我开始思考她,思考她想要说什么,还有她的书《南京大屠杀〉想要告诉读者什么。我被她的死震撼了,我开始思考她所要做的事对我意味着什么。
《南京的冬天》分为两幕。第一幕讲述一位华裔女作家完成了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书名是《南京,另一场大屠杀〉而出版商以及她的亲人却将书名改为《南京,一个事件〉,她并受到骚扰和恐吓。人们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掩盖、误解和争执,导致她最后精神崩溃自杀身亡。第二幕则把观众带回到1937年12月被日军侵占的南京城,讲述经历日军屠杀与强奸暴行的女子大梅和小梅,在当地“金陵女子学院”受到一个美国的修女和一个德国纳粹外交官的救助和保护。
陈以珏承认,话剧《南京的冬天》对许多观众是个挑战.她说,不光是西方观众,包括华人观众,许多人也没有面对南京这一历史事件的心理准备。但是,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她也希望话剧能表达出在空前的灾难面前,人类所表现的悲悯、同情、生的勇气等人性的光辉。
陈以珏在加拿大多伦多出生并长大,父母来自香港。她1996年起成为职业演员,曾参与过多部电影、电视及电台节目的制作。陈以珏的下一部作品将讲述1989年6月4日发生在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屠杀事件。她庆幸自己有创作的自由.她说,我没有出生在中国,我在加拿大享有自由,这一自由就是,作为加拿大公民,我有自由创作的权利。我有权利说一些可能有人不愿意听的话,包括有关南京和天安门广场事件。
2005年,陈以珏受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启发所写的处女作《中国玩偶》,曾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奖“总督文学奖”的提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锡红从加拿大发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