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内阁名单引发外界评论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新一届内阁名单出台,其中蔡武、李毅中和张平等几名新任命的官员,引发外界评论。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中国的新一届内阁名单中,为改善中国形象立下汗马功劳的59岁的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出任文化部长;人称矿难“救火队长”的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出任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成为国务院最有权力的部长之一。报道认为,最大的“黑马”是原任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的62岁的张平,被任命为发改委主任,显示出高层对他的信任。就外界对中国新内阁名单的解读,北京独立知识分子刘晓波评论说:

“实际上我觉得这些人出不出现,外界的解读,由于中国这种黑箱政治,都有点过度解读了。实际上,张平这个人以前外界根本就不了解,你说蔡武开明,那审计署的署长李金华也很开明,说李毅中因为矿难什么的,那原来的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也很开明,但是他也没当上新组建的环境部部长。”

在美国的独立评论人士陈奎德说,从中国新任命官员的背景看,虽然年龄、学历和政绩是考虑的因素,但考虑更多的还是各派系间的平衡:

“因为现在的官员表面上都有相当的学历,从知识化方面看起来也比较光鲜,有些人也比较年轻。这些方面没有大的比较性。更强的方面恐怕是他基本的派系背景和某些高层官员的基本关系和其他布局的其他方面的考量,比如加强中央的控制权力的考虑,比如一个干部在其他方面不是太有名望的来主持的话,恐怕有利于上层的掌控。这些考量我想都存在。”

陈奎德说,其实大家更为关注的还是最高层官员的任命,比如第一副总理李克强是不是温家宝的接班人:

“例如象李克强先生,他是副总理,而且一般认为按照中共现在的布局来说,五年以后要担任总理,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他有相当强的派系的斗争,就是胡锦涛先生的团派色彩。中国没有选举,所以任命内阁成员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点,因此,象李克强这样认为将来要担当重任的人恐怕要有更多的舆论关注,更多的公开、透明的有评估才行,而不是象现在这样黑箱作业。外界对于继任的可以影响很多中国人命运和生活方式的人完全在一团雾水之中,我想这对中国政治的透明化是没有好处的。”

在北京的刘晓波说,这次中国两会的召开看起来又是繁花似锦,但实际上仍和往年一样,是败絮其中:

“就跟温家宝答记者会一样,说了很多表决心的话语,漂亮话语说了一大堆。但是,凡是涉及到记者提的这些敏感话题的时候,包括西藏事件、胡佳案、新闻自由方面,他的回答仍然是没有任何新意,完全是官样文章。”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