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路上两只“拦路虎”
2007.04.25 00:00 ET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社科院日前公布《2006---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绿皮书。绿皮书指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正遭遇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和农民继续增收的难度空前加大的“两难”阻力。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就此所做的采访报道。
带着“两难”的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中国三农问题专家张新光教授。张新光表示,中国农业粮食生产以往存在的生产和流通环节问题已经在取消农业税后得到很好的解决:
"通过最近几年农业政策的转向,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了。我对中国下一步的粮食生产整体来讲还是比较乐观的。"
张新光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前景“比较乐观”,原因何在::
“尽管中国目前的耕地面积和幅度还在加大,并且随着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减少是必然现象,但是我对现有的 土地资源和潜在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显然是很大的。因为它的 潜力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
北京农的传人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何麦根先生针对粮食继续增产和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两难”问题表示:如果农民告别个体单一的生产模式,合作生产,通过政策解决土地问题,两难问题迎 刃而解:
“中国今年出了的两个法典,一个是《农业合作法》还有 一个是《物产法》,形成专业合作生产以后,要用这种合作的方 式的话,其实,改变起来也是蛮快的。”
说到农民增收问题,张新光表示,虽然农民的收入自己与自己比,增加不错,但短期内与城市的收入差别不仅不会缩少,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因为中国社会中整个利益格局还没有发生变化。
针对粮食继续增产和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两难”问题, 张新光谈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收入的相关性已经很小了,农业收入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农村内部的,一个是农村外部的,内部的实质性的改革还没 有搞,比如说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国家金 融体制的改革,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的改革,这牵扯到事业单位的问 题。这三个核心问题尽管最近四个中央一号文件提了改革的方向,但 没有实质性和操作性的内容。这是急需要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农 村自身的生产要素暂时不能有效配置,影响到农村内部收入增长, 因为现在中国农村劳动力是5亿多人,除去了1、2亿人还有3亿多人, 农村内部的收入对于整个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有很大影响,可是 不管是农业产业还是非农产业目前的发展形势都不是很好的。”
按照有关测评标准看,目前中国农民生活水平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至少落后七年。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