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增收形勢不樂觀
2005.10.04 00:00 ET
中國政府在過去兩年逐步取消了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等農村專項稅種,農村居民的收入因此有所上升。不過有專家指出,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改革措施,中央政府促進農民收入增高的措施可能無法持續。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道。

根據中國政府的有關數據,2004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36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長了百分之六點八,這個增幅,是1997年以來最大的。據總部在泰國的亞洲時報報道說,今年上半年中國農民現金收入增長了百分十二,首次超過了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
目前,中國已經有二十八個省市取消了農業稅,剩下的山東、河北和雲南三個省份的農業稅稅率,也降低到百分之二以下。中共十六大五中全會將首次把對農業進行反哺列入議程。有資料顯示,過去五年來,中國中央政府累計安排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的資金,達到一千八百多億元人民幣。
長期關注中國三農問題的澳門大學社會學教授陳惕潔指出,過去兩年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錄音)
不過,陳教授認爲,中國農民收入增加並不十分樂觀,除了農業物資價格的上漲之外,糧食價格也有下跌的趨勢。中國的瞭望東方週刊報道說,化肥和農藥的價格今年上漲了百分之二十,而糧食價格在七月份卻下跌了近百分之一。陳教授認爲,這種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擴大,是中國農民增收的最大障礙,很可能把中央政府降低農民稅費的努力全部抵消。
陳教授表示,事實上許多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措施並不支持,導致中央政府的農業政策無法徹底落實。(錄音)
北京理工大學的胡星斗教授則表示,在中國的漸進改革中,地方政府官員往往成了既得利益階層,因此對新的改革措施進行抵制。(錄音)
兩位專家都認爲,中國需要對鎮鄉村體制進行全面改革,明確農民和土地的關係,否則中國農村改革沒有出路,但這肯定會觸及地方官員的利益。亞洲時報的文章則認爲,中國總理溫家寶上任後非常重視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並且採取了相關措施。但地方政府對中央農業政策的牴觸,很可能使得三農問題變成溫家寶政途上的隱形地雷陣。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