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学者介绍对中国宗族问题的研究

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彭玉生11月17号在纽约亚美研究所的周末讲座中介绍了他对中国宗族问题的研究。下面是特约记者紫荆的报道。

彭玉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美国学习社会学,曾在香港任教10年。他近年开始对家庭和宗族关系进行研究。他说,血缘关系是非常原始的社会关系,每个社会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秦始皇曾经打击宗族关系,到宋代以后又开始恢复。中国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国家政权要按照家庭伦理建造,强调君臣父子,血缘关系。历代正式的国家机构都奉行-"官权止于县, 县下为宗族。

“中国的传统社会,官僚政权是不大介入老百姓的生活的。即便有了冲突也会借助宗族来解决冲突, 来调节。实在解决不了的冲突才到县官那里去判。”

共产党建立政权后,有目地有组织的打破宗族势力。为了更有效的控制地方和税收,先搞土改,把土地分给农民。

"共产党当年用分土地号召农民跟他们走, 但是分完土地之后马上给收回来了,搞合作化。他肯定不能容忍宗族的势力在。 共产党不能容忍任何政府以外的权力中心。 "

当时中国南方宗族势力强,所以受到的打击更大,北方宗族势力弱一些,共产党就想办法利用。基本上把宗族打散了, 宗族变成了一种潜文化,不能公开。

在共产党对经济的控制减弱后,宗族变成了一种社会关系和网络。80年代初,中共政府对私营企业态度不是很明朗,拿不准是支持还是打击。

“在没有物权法,没有法律保护私营企业的时候,宗族起到了保护私营企业利益的作用,维系了中国农民对私有财产的观念。”

彭玉生认为,在80年代私营企业发展受到当地干部的打压,如果私营企业主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宗族网络,共产党的干部就不敢轻易打压。 他认为如果没有宗族网络,8、90年代的私营企业发展会减半。

中共政府的政策在这期间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允许私营企业,后来宣传私营企业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90年代要跟国营企业平起平坐,鼓励地方经济发展,扩大税源。再往后已经开始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现在这种宗 族关系还在起著一定作用, 但是不象80年代特殊时期那么重要了。

上面是特约记者紫荆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