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把环境评估纳入宏观经济决策
2006.01.12 00:00 ET
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表示,中国必须把环境评估纳入宏观经济决策程序。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在接受上海”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中国应该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资源配置,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他主张环境信息公开,特别是影响公众利益的环境信息一定要公开.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中国环保基金”负责人何平说, 环境信息公开很重要,这会减少环保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录音)
总部设在中国四川成都的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表示,企业环保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及新闻媒体对企业的环保问题进行监督, (录音)
潘岳在接受上海”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还表示, 中国需要对其经济发展路线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检查,需要一个全新的环境文化。潘岳说,中国的环保文化必须建立在民众参与的基础上,一种全新的、人人有权去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人民力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表示,中国各级政府应该支持民间环保组织的建设,这有助于环保建设的公众参与, (录音)
潘岳指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欧美传统的发展模式,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高消费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这一模式追求资本生产率与利润最大化而忽视资源利用率与环境损失。现在应该扭转这一局面,强调绿色GDP. “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说,中国各级政府应该把绿色GDP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个标准,在发展规划方面,应该征求社区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的意见. (录音)
“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表示, 自松花江等污染事件发生以来,中国民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日益提高, 他希望各级政府在环保问题上能够加强与公众的沟通,鼓励公众对企业的环保问题加强监督.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相关报道
- 防空气污染国际会议订蒙特利尔行动计划
-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 哈尔滨市民愤怒要求赔偿
- 讨论:中国每年消失二十个自然湖泊
- 哈尔滨停水及地震传言(续)
- 讨论:中国终于承认松花江有严重污染
- 哈尔滨停水及地震传言 俄罗斯采取措施防污染
- 讨论:中国城镇供水安全保障面临挑战
- 中国五分之一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 中国的风力发电
- 153人联名呼吁当局释放孙小弟
- 三峡移民代表往京上访被截回
- 讨论: 中国环保是否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
- 湖南、四川、贵州等省洪涝严重
- 亚洲开发银行吁亚洲国家重视环境问题
- 女作家戴晴纽约演讲
- 中国将环保政绩列入干部考评
- 讨论: 中国环评风暴是随意性行政?
- 讨论: 中国绿色GDP问题
- 讨论:中国环保总局下令46家电厂整改
- 讨论:中国土地市场整顿任重道远
- 国家环保总局叫停30个建设项目
- 讨论:绿色中国发展战略
- 中国叫停30个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大型项目
- 长江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