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校園父母陪讀現象越來越多
2005.01.08 00:00 ET
目前在中國,父母陪伴子女上學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不僅在小學、中學裏存在,在大學校園裏,父母陪讀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專家認爲,這不利於子女的成長。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含青的採訪報道。
據中國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大陸目前有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讀的現象,並已延伸到大學校園裏。中國官方新華社的消息 舉杭州一所大學的學生家長周女士爲例說,周女士是內蒙古人,去年9月送兒子來杭州讀書,本想等兒子安頓下來就走,沒想到一住就是3個多月,因爲兒子不想讓媽媽走,周女士也說,就這麼一個兒子,從小沒離開過家,一離就這麼遠,不放心,於是就在學校周圍找了份工作,留在杭州照顧兒子。而周女士只是父母陪讀大軍中的一個縮影。安徽合肥的陳老師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說,在合肥也有這樣的一個大學生陪讀父母羣,他舉他所認識的中國科技大學一個學生爲例說:(錄音)
陳老師認爲,造成父母陪讀的現象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大學生對社會的各種誘惑抵制力差,比如網吧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就很大: (錄音)
難怪陳老師認爲,多數家長陪讀也是出於迫不得已: (錄音)
新華社的報道援引有關教育專家的話說,大學生父母陪讀現象的出現,表明了中國現有教育方式的失敗。對此,合肥的陳老師表示贊同: (錄音)
美國德克薩斯州立理工大學教育學院的藍雲教授,也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談了他的看法: (錄音)
一些教育專家認爲,父母陪讀,還體現出父母對子女教育過程的過 &# x5EA6;參與,這樣不僅會消弱學校教育的功能,從長遠來看也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藍雲教授對此表示: (錄音)
針對一些中國父母對孩子各方面大包大攬、管得太多的現象,藍雲教授建議,家長要該放手時就放手,而且不要放得太晚。同時,家長不僅要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要注意從小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這樣孩子在走進大學校門時纔會成爲一個獨立的人,也才能成長爲一個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的人。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含青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