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與中俄輸油管建設問題
2004.10.15 00:00 ET
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於正在中國進行爲期3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他連任總統後首次訪華。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星期四,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後共同對中外記者發表講話,宣佈中俄雙方14號簽署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標誌着,經過雙方四十多年不懈努力,中俄邊界線走向已經全部確定。但是,雙方對中俄計劃合建的一條輸油管道問題上還沒有作出決定。加拿大安大略大學的經濟學家許滇慶教授說,普京在中俄輸油管道問題上遲遲不作決定,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 (錄音)
1994年俄方提出動議,中俄合建一條輸油管道,把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蘊藏的豐富石油銷往中國。2001年兩國政府簽署協議擬共建安加爾斯克到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也就是安大線,但2002年底俄石油運輸公司等突然提出建設安加爾斯克至納霍德卡石油管道(安納線)以取代安大線,但至今仍無定論。上海的經濟分析人士陳樂波說,對於俄能源資源來說,中國無疑是最大、最穩定的市場,安大線的建設對中俄兩國帶來雙贏的局面, (錄音)
許滇慶教授說,目前石油價格持續高漲,他希望中國能從長遠角度考慮,尋找石油替代能源, (錄音)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
2004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