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俄羅斯人權活躍人士獲帕爾梅獎
2005.01.13 00:00 ET
俄羅斯赫爾辛基委員會主席阿列克謝耶瓦等三位俄羅斯人權活躍人士獲得2004年奧洛夫-帕爾梅獎。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瑞典“紀念奧洛夫-帕爾梅基金會”是瑞典前首相帕爾梅的家族和瑞典社會民主黨所建立的一個基金組織;該組織通過頒發獎學金等獎項,鼓勵國際交流和國際間的相互諒解,促進人類的和平和共同安全。奧洛夫-帕爾梅獎是該基金會的年度獎。
“紀念奧洛夫-帕爾梅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帕爾梅首相的長子約阿基姆- 帕爾梅就這次的授獎決定作了如下說明:
“衆所周知,人權問題在我父親一生工作中佔據中心位置,所以迄今爲止的奧洛夫-帕爾梅獎都是授予爲基本人權和民主價值而戰鬥的各國人士的。我們認爲阿列克謝耶瓦等三位俄羅斯人士在前蘇聯解體前後,對發展那裏的民主起了重要作用。他們一直在不屈不撓地爭取言論自由等基本人權。他們獲得奧洛夫-帕爾梅獎是當之無愧的。”
約阿基姆- 帕爾梅簡要地介紹了獲獎的三位俄羅斯人權活躍人士的情況。他說,阿列克謝耶瓦從50 年代起就爲爭取人權而鬥爭,在古拉格受盡屈辱,在前蘇聯解體後仍保持旺盛的鬥志。科瓦廖夫一直勇敢地對俄羅斯發動車臣戰爭持批評立場。波科特科夫斯卡婭在十分艱難、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堅持對車臣戰爭等事件作真實客觀的報道。
在談到中國的人權狀況的時候,約阿基姆- 帕爾梅表示:
“在今天的中國,人們可以看到人權方面的一些進步,這些進步給未來帶來了希望。比如說,過去中國曾經禁止某些瑞典人去中國,這個禁令如今已經取消了。言論自由也比過去多一些了,但是中國仍在實行一黨制,中國仍然存在很多人權問題。中國在實現民主之前還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長征。”
大赦國際歐洲人權事務官員格林伍德對將2004年奧洛夫-帕爾梅獎授予阿列克謝耶瓦等三位俄羅斯人表示歡迎:
“他們三人是傑出的人權衛士,他們一直在爭取建立一個尊重人權、尊重法制的新俄羅斯。奧洛夫-帕爾梅獎說明了國際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承認。”
格林伍德表示,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言論、宗教、結社等方面的自由比過去多了,但是如果看一看車臣,問題就嚴重了;那裏經常發生不經司法程序就將人處死、濫用酷刑等行爲。在俄羅斯本土,也存在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和虐待婦女的現象。
這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