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中國總體人權狀況沒有改善


2005.10.12 00:00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2005年年度報告說,該委員會過去一年中沒有看到中國的總體人權狀況有任何改善。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CHINA-UN-ARB-200.jpg
9月2日聯合國人權高專阿爾布爾在北京的新聞會上。法新社照片

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今年的年度報告開門見山地說,在宗教、言論、集會等方面挑戰國家控制的中國公民繼續面臨政府的嚴厲壓制。報告說,“中國政府繼續推行某些司法和刑事公正方面的改革;這些改革將可能使中國公民的權利得到較好的保護,但是這些積極步驟,卻由於新的抓捕事件、以及政府旨在維護黨的統治、加緊控制社會的政策的出臺,而顯得黯然無光。”

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在司法系統佔據支配地位;工人的集會和集體談判的自由得不到政府承認;在非官方宗教機構之外從事信仰活動的人繼續受到政府的騷擾、粗暴對待、甚至拘押;當局通過各種法規限制和控制公民社會的發展;爲憲法所保障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得不到政府的尊重;政府在西藏和新疆的政策往往與憲法和法律相牴觸;中央政府通過對基本法的解釋干預香港管理的事屢見不鮮;政府容忍對知識產權的侵犯;等等。

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也有一些積極的評述,比如報告除了肯定中國政府在司法改革方面所作努力外,還肯定中國政府在過去一年中與國際人權組織展開接觸等。但是縱觀整篇報告,批評遠遠多於肯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2號在答問時表示,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的這份年度報告“歪曲事實”、“對中國妄加指責,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但是,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教授對這份年度報告表示肯定: (錄音)

楊教授說,中國政府覺得過多的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會影響穩定: (錄音)

哥倫比亞大學學者王軍濤說,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的年度報告是客觀的,但是還不夠嚴厲: (錄音)

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的年度報告還向美國總統和國會提出一系列建議。例如,報告建議撥款資助美國的非政府機構,讓它們爲承諾保護少數民族權益的中國地方政府提供司法和技術方面的培訓;撥款資助專門項目,以研究幫助中國公民登陸被封鎖網站的技術;等等。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