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堂”是上海的一家全日制私塾,由上海市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成立,在12名孩子身上实验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以诵读经书为主,引发教育界人士、家长和有关专家学者的争议。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
在上周同一时间的节目里我们谈到,上海全日制私塾“孟母堂”的办学纲领秉承“读经典,尊孔孟、诵莎翁、演数理”,教授从4岁到12岁的12位孩子。新京报援引“孟母堂”一位老师的话说,他们不讲课文,不教英文单词,不上一般的小学算术。报道还举“孟母堂”一天的课程安排为例:上午8点到11点半,上课前集体念一遍《弟子规》,课上再将前一天学的《易经》自己读20遍;下午1点半到5点,英语读经课读《仲夏夜之梦》,老师根据每个同学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不同要求,然后每人发一台CD机,进行听音和跟读。 “孟母堂”对学生的考核也主要是以背诵经书为主。对“孟母堂”的办学纲领和课程设置,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心理学家蓝云博士评论说:(录音)
蓝云博士接着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据专家估计,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现在大约每3到5年就更新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蓝云博士说,如果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去研读孔孟等,是不是能为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蓝云博士接着说:(录音)
但安徽合肥一家高中的语文教师陈老师对此有不同看法,陈老师说,中国废除科举已有100年,但回过头去看,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也有好的一面,尤其在儿童教育领域,传统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相比,传统模式要更科学一些:(录音)
陈老师说,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歧是数理化问题,包括什么时候最适合对孩子进行数学等科学方面的教育:(录音)
陈老师主张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他以中国传统中医的学习和培养为例说:(录音)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系教授郑再发也就此发表了他的看法,郑再发教授认为,如果能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科学地结合起来,也许是更好的办法:(录音)
好,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播送到这里,在下次同一时间的节目中,我们将继续就“孟母堂”的问题进行探讨。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