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国家审计署去年掀起“审计风暴”之后,6月28号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再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对2004年度中央财政情况的审计报告,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亿元人民币。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的采访报道。
国家审计署这次对中国38个中央政府部门在2004年度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李金华的报告中说,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虚报多领预算资金将近5亿元;19个部门或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帐外帐、小金库共3.5亿元;还有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亿多元。报告还特别提到,在2003年到2004年,国际体育总局决定,由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向所办的两家公司支付体育彩票发行费。但是支付的发行费超过实际需要,在扣除全部成本后,两公司获利高达5亿多元。另外,审计署还发现,国家物资储备局1994年前借出的价值14亿元的储备物资仍没有收回,部分已经损失。审计署在对水利部和一些省份的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时,查出有35亿元滞留资金,没有按预算派上用场。
按照李金华的报告,总共查出各类违规资金90多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
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接受本台专访时首先对国家审计署的工作予以肯定,但也指出不足: (录音)
尽管审计得还不够全面,但是这已经是中共历史上少见的了。中国国家审计署去年的审计报告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揭露问题最多,措辞最严历的审计报告,在全国刮起一股“审计风暴”。山东大学管理系退休教授孙文广在分析审计出如此之多问题背后的原因时认为,关键还是缺乏监督: (录音)
茅于轼尽管觉得审计署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还是感到中国政府自己审计自己,无法杜绝问题的产生: (录音)
在谈到如何完善中国的审计、监督机制时,孙文广颇有自己的看法: (录音)
尽管中国的审计制度还不完美,但是去年的审计风暴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去年底,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一份审计查出问题纠正情况的报告说,截止到去年10月底,已上缴财政各项资金200多亿元,挽回经济损失近3亿元,而且有700多人(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自由亚洲电台申华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