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废除暂住证制度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深圳市盐田区于8月1日起试行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原来的暂住证制度同时废除。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本台记者打电话给深圳市盐田区政府,查证8月1号起对外来人口试行居住证制度的消息,“请问你们政府是不是要试点从8月1号开始把暂住人口分为A类,B类,发放居住证? ”“对。”

盐田区政府官员说,8月1号开始,流动人口的暂住证失效,目前盐田区政府发放的居住证分A类和B类。政府认定的有稳定职业者,可得到A类居住证,这一类是含金量较高的身份证,持证人可以在工作,教育和医疗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福利。B类居住证是流动人口在深圳立足的底线,持证人究竟享有什么样的福利目前还没有界定。

旅居美国华盛顿的社会学家刘晓竹博士说,从暂住证向居住证过渡可以看作中国城市户口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我觉得这个做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问题,所谓一定的道理是讲现在的城乡人口管理制度太陈旧了。 说有一定的问题是说A类和B类的分别,不是说不可以,这种分别是在基本人权上要给予平等待遇。在美国要从一个洲到另一个洲要享有投票权,就要在这个洲居住两年。这在其他国家都是通行的,没什么好说的。 从A类到B类应该是一个时间的差别。 ”

新的居住证与暂住证相比,有两大特点:一是信息量大,每张居住证都有一个芯片,内存的信息除包含原暂住证所有的以外,还有持证人的社保、教育、医疗等个人信息。二是信息后台空间宽广,持证人的住址、工作单位、婚否等信息如有变化,居住证可及时更改。刘晓竹指出,AB两类居住证之间仍存在对流动人口的明显歧视, “到深圳住了一年到两年以后就应该享有长久居民的待遇而不应该规定其他什么条件,从A类再转到B类。这个过程中收受贿赂,审查制度,歧视性待遇等藏污纳垢就都在这些方面。如果AB类完全透明,程序都是公开,公正的,没有暗藏的条款,那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方式。”

北京天则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对此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流动人口是否应该享受市民待遇?这是中国各大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户口有什么用呢?一个就是孩子上学,没有本地户口就没发生学,还有过去就业必须是当地户口,最近,国际大剧院招人,只限北京当地户口,有人就上告,这个案子正在被受理。”

茅于轼表示,目前,深圳有户籍的人口为182万,而流动人口却有八百多万,这样的人口户籍结构不利于深圳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从过去严密的户籍管理现在走向一个比较自由的管理,什么样的制度最好还应该慢慢摸索,但是城乡人口不应该有歧视,这是无可争论的问题,现在做不到就慢慢做,一步做不做不到分两三步做,方向应该是这样的。”

以上是 本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