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2050年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将进入世界前三名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将进入世界前三名,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5岁。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

中国科学院的学者在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将进入世界前三名,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世界前15名,人均GDP水平进入世界前30名,生态环境质量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届时中国能有效地克服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等对国家发展的瓶颈约束,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将缩小。

报告还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5岁,而目前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男性70岁,女性73岁。中国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4年以上,而目前中国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年。对这份报告的预测,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胡星斗评论说,这只是非常乐观和理想主义的预测:

“这是理想主义的,认定中国在今后几十年能够平稳地发展,不出现社会危机,中国能够解决发展到路上的政治体制这样一些问题,因此,中国2050年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寿命能够达到85岁。”

这份研究报告是由中国180多位学者撰写的。在胡教授看来,因为中国科学院属于官方机构,因此,这份报告的预测并不一定准确:

“中国缺少民间智库,前段报道的所谓十大智库都是官方机构,它的特点是有时要服从上级领导的需要,所以它出台的报告有时不可信,因为它有可能为政治服务,缺少冷静客观正反两个方面因素的分析,可能对危险性的因素的分析是不足的。”

美国托莱多大学政治系教授冉伯恭也就此谈了他的看法。冉教授认为,对中国未来过于乐观或悲观的估计,都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的城乡差距会不会减小,地区发展会不会平衡呢?会,因为现在中国政府对此很了解。我个人的看法,未来10年,20年中国会朝着区域经济发展,大量开发西部,和发展比较慢的地区,个人收入会改善,其他各方面能够逐渐调整,环境污染也会慢慢改善。但是问题还是会在那里,能把问题严重性降低就不错了。”

据中国官方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美联社的有关报道说,中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以及成千上万缺乏社会安全保障的流动民工,使中国目前的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冉伯恭教授分析说:

“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到2050年,我想不存在太多流动工人的权益问题了,因为如果不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流动工的问题,中国就发展不到2050年。就是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就会在2050年前解体了。贫富差距过大;腐败这么严重,老百姓很大程度上是无权状态。这种情况是不可能长时间延续下去的,所以我说他的报告是很理想的情况下的一种假设,假设中国不会遭遇到危机,中国政府能够很好地处理工人农民的抗议,群体性事件,中国能够走上宪政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中国不可能到2050年发展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很有可能一场动乱就会葬送改革开放的所有成果。”

美联社的报道说,中国经济近30年的快速增长,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但中国政府同时意识到,近年来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威胁。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