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稅收激增,弱勢羣體稅賦重
2005.01.11 00:00 ET
2004年中國國家稅收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五點七。稅務總局的官員表示,中國弱勢羣體稅務負擔重,稅制需要調整。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道。
中國2004年稅收收入完成了二萬五千多億人民幣,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爲百分之十九,創下歷史最高水平。新華社報道說,2004年中國稅收總額比2000年增長了一倍。中國官員表示,去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高,企業效益明顯提高,外貿進出口強勁,物價上漲等因素,都是中國稅收大增的原因。
香港明報引述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在一個稅務專家會議上的講話報道說,中國現有稅制幾個主要稅種偏重,弱勢羣體個人所得稅負擔比較高。
美國蘇索爾克財政金融學教授李強解釋說,中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低,缺乏有彈性的減免稅措施,是弱勢羣體稅負重的原因。(錄音)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教授林雙林認爲,中國稅收以增值稅爲主,這個稅種缺乏彈性,對低收入階層不公平。(錄音)
2004年中國稅收總額和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都達到中國曆來最高水平。
中國在1994年進行稅收體制改革之後,稅收增長連續十年超過百分之二十,比經濟增長速度高出二至三倍。林雙林教授認爲,中國國家稅收比例仍然偏低。(錄音)
李強教授則認爲,中國公佈的稅務比例,並沒有包括海關關稅和涉農稅收,若加上上述兩部分,稅收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將大幅上升。他認爲,以中國目前的發展程度,中國稅收比例過大,對未來經濟發展可能造成影響。
林雙林教授指出,分析一國稅收政策,除了收入外,如何支出也非常重要。(錄音)
兩位教授都認爲,目前中國政府支出部分,用於幫助弱勢羣體和低收入羣體的比例較小,而這纔是中國國家財政稅收政策的最大問題。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道。
©
2005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