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工厂涉使用童工受查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国际工会联盟不久前发表报告,指一些生产奥运特许商品的企业使用童工,而广东东莞市的一个调查组对当地一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东莞市成立的一个联合调查小组,对国际工会联盟报道中提到的东莞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新华社报道说,调查发现利奇公司曾经将部分产品订单,发包给当地另一企业,利特公司进行包装和标贴,而利特公司以每天二十元人民币的报酬,临时聘请了当地十多名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工作。不过报道引述利奇公司的解释说,发给利特公司的订单,不涉及奥运纪念品中的任何产品。

利奇文教用品公司的一名职员,则对相关的消息一口否认:

职员:“没有,没有童工。”

记者:“你们公司是没有,你们公司有些产品外包给别的公司,是吗?”

职员:“也没有外发的。”

记者:“新华社说给有一个叫利特公司的?”

职员:“那都是胡扯,没有的事。”

新华社的有关报道表示,东莞市有关部门在对利特公司的调查中,没有发现奥运纪念品产品,但将进一步对该公司进行调查。

东莞市政府的一名值班人员确认了新华社的报道,但表示不了解详细的情况:

“是关于奥运会产品有假冒的是吗?我好像听说了,但不是很了解。我们这里是值班室,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法新社星期三引述广东信息时报的报道说,东莞某家企业雇佣了五百多名十二三岁的儿童工作。报道说,这些学生以社会实习的名义在该厂工作,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每星期工作六天,每月获得四百多元的报酬。

报道引述一些学生的话说,有时候他们必须整晚加班,而且完全停课工作。

中国劳工通讯编辑,现居法国巴黎的蔡崇国表示,中国的企业往往和地方政府有非常良好的关系,所以地方政府就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定进行的调查令人怀疑,他认为只能由独立的调查机构进行暗中调查,才可能查出结果:

“调查童工现象不是很容易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企业都有一套成熟的办法来规避这些问题。首先劳动部门的官员跟地方的企业老板都有密切的联系,你人还没走,他们就有人私下通知,企业就会做好准备。同时即使到工厂去找工人谈话,他们也会怕说实话要追究责任丢了工作,所以还是要有独立组织去调查。这是比较可行的。一个政府,就是在西方也很少说自己的不是,要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去调查。”

国际工会联盟星期天发表报告,指责一些获得奥运特许纪念品生产的企业,存在使用劳工和工人超时工作等违反劳工法规的问题。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在香港就此问题表示,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彻底调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