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玩具歐洲三國出口受創
2004.12.18 00:00 ET
聖誕節前夕正是玩具在歐洲市場走俏的時刻,但今年中國玩具在出口歐洲連連受挫。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最近,中國玩具出口在歐洲3個國家連遭質量、產權、工人權益三大壁壘重創。11月10號,俄羅斯維護消費者權益和福利聯邦監督局宣佈,由於某些中國塑料玩具中有毒物質含量超標,決定禁止在俄市場上出售這些玩具。 11月18號,丹麥著名玩具積木製造商樂高集團宣佈,將芬蘭海關查獲的54000件無知識產權“假冒”中國玩具燒燬。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徐滇慶說,每年聖誕節,歐洲都會對中國玩具產品提出一些問題, (錄音)
徐滇慶教授說,從目前看,中國玩具生產企業大都規模較小,人員素質不高,技術開發力量薄弱。有的企業爲降低成本,採用低檔材料,造成質量問題 &# xFF0C; (錄音)
歐洲對中國玩具的抵制還來自媒體。新華社報道說,22號以來,德國各大媒體不約而同地炒作中國玩具出自“血汗工廠”。《法蘭克福評論報》刊載了據說是深圳工廠的見聞:“這些來自中國各省的男女民工每天在流水線旁工作12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夜間,廠主把他們鎖在這些宿舍裏。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工人倒斃在流水線旁的事時有發生。”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中國人權》主席劉青說,國際社會應該關注中國工人勞動條件和合法權益, (錄音)
徐滇慶教授說, 中國玩具現在對歐洲出口產值上百億美元,佔歐洲市場70%。他認爲中國玩具遭抵制也反映了歐洲對中國勞動力密集產品的一種情緒。因爲中國產品對歐洲勞動力密集工業有影響,奪去了歐洲的一些競爭優勢, (錄音)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
2004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