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医疗服务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其中一个大问题是中国乡村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即使在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乡镇卫生院也存在严重问题。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广东省目前有乡镇卫生院近一千四百个,按照人口平均,是除了北京、上海之外最多的。不过,广东的《南方日报》报道说,广东的乡镇卫生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报道引述广东人大常委会最近在吴川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地16间乡镇卫生院欠债4000多万元人民币,而卫生院中具有高级医生职称的只有三人,建议中级职称的医生也只有不到七十人。 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目前在美国买迪疫苗企业作研究的李济宁认为,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的医疗改革是导致乡镇医疗卫生院无法维持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医疗改革事实上就是让老百姓多付出,包袱,代价,负担又都改回到老百姓头上,公费医疗对广大农村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所谓的医疗改革事实上就是让老百姓多付出,包袱,代价,负担又都改回到老百姓头上,公费医疗对广大农村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李先生透露说,在财政方面,中国乡镇卫生院大约三分之一已彻底倒闭,三分之一处于倒闭边缘,只有三分之一还能勉强维持。缺乏足够的医疗人才,也是乡镇卫生院难以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南方日报》的报道说,广东吴川县近十年以来,几乎没有医科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当地工作,更没有毕业生进入卫生院工作。 李济宁表示,现在中国的医科大学毕业生眼睛都盯着大城市的打医院,没有人愿意到收入微薄的基层卫生院工作。
“我当年的同学没有一个到地方的,极个别的到了地方又都回到了大城市。大医院尤其是北京的这些大医院油水比较多。”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胡宗义分析说,中国政府财政不愿意拨款支持乡镇卫生院,导致乡村医疗费用昂贵,是乡镇卫生院难以维持的主要原因。
“真有病的跑到县城去了,再轻一点的就被乡村打发了,打个针,换个药的,乡镇一级基本上就没什么病人了,没有收入也没有国家的补贴,所以工资很少,医生就很少,都不想去,去的也要回来。”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今年初决定向基层乡镇卫生院增加五点六亿人民币的拨款,以解决基层卫生院资金不足的问题。广东卫生厅官员也表示,将来医科院校毕业生若想要升职,必须有在基层卫生院工作的资历。胡宗义表示,这种措施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这可能会解决部分问题,除非是强制性的每个人都必须去。升职的时候都搞送礼什么的,去不去的都能想出办法。而且大医院一般的大学毕业生都进不去的,都是研究生才行,研究生愿意去基层吗?除非是强制所有的医生都要去。”
胡先生认为,中国的基层卫生院是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运费用主要应该由政府财政负担。他表示,中国政府的医疗卫生开支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是造成中国医疗保健服务不公平的根本原因。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