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移民网上说故事获回响 文革记忆与在美生活引共鸣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一群生长在文革时期、后来旅居美国的华人, 今年上半年相约在互连网上诉说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在海外和互连网上引起回响后, 最近又有几段故事张贴上网, 继续讲述个人与家庭经历文革和旅居海外的心路历程. 下面是萧融发自洛杉矶的报导.

陆续上传到网上的故事, 就从文革期间的知青、现在的旅美学人一起回望 17岁梦想和梦碎开始.

文革故事讲述者: 四十年前, 17岁赵杰美(音译)的理想是当教师或记者, 张文理想是当外科医生. 但1966年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 让她们上大学的梦想彻底破灭. 她们与当年成千上万年轻人一样走上上山下乡的道路, 「不爱红妆爱武装」就是六十年代中国年轻女性追求的视觉形象.

唱起当年的歌曲, 李怡惠在录像里透露着不再年轻的感慨.

文革故事讲述者: 我的理想在高中时就已成型, 我想当建筑工程师, 可是, 我高中还未毕业就开始闹文化大革命. 学校停课闹革命, 下乡当农民, 然后再进城当工人, 在那样的年代里, 个人理想永远要服从组织需要, 真是心不甘、情不愿.

文革故事讲述者: 假如她们现在是17岁, 会像她们的女儿一样长发飘逸、高筒靴、迷你裙.

现实生活回不到当年, 但是, 「反串17岁」是她们眼框泛泪、但微笑诉说的快乐时光.

文革故事讲述者: 如果现在我还17岁, 而且身处美国的话, 我肯定要实践自己最想当医生、当老师的愿望, 争取读最好的大学.

文革故事讲述者: 如果我重回17岁, 我是爸妈的小太阳、娇娇女, 可以去选美、当「超女」.

发起上网说故事的林旭引述毛泽东在文革期间讲话, 呼应彼此共同走过的岁月. 林旭: 当时毛主席有这么一段话「一种观点, 一种路线, 要经常讲, 反复讲」, 我现在把这段话改为「一个民族, 一种文化, 要经常讲, 反复讲. 只给自己的族裔知道还不行, 要使其它族裔的民众都知道.」

经历文革、再到海外落户, 这过程起伏跌落对生在美国的下一代来说, 也只能期望他们感同身受.

故事主角的女儿: 现在这年龄的孩子们生活是多姿多彩、很自由的. 我也听父母讲过他们年轻时比较苦的事情, 觉得两代生活相差太远了. 我们应该多多学习父母吃苦耐劳精神, 这是我们比较缺少的.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洛杉矶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