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界人士對手機微型小說的行銷褒貶不一
2005.08.12 00:00 ET
2005年上海書展主辦單位組織“手機微型小說大獎賽”專家講評會;與會作家認爲,“手機微型小說”貼近大衆,可能會成爲今後文學創作的一個新方向。然而,也有文學界人士對手機微型小說的文學意義表示質疑。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手機微型小說是以手機爲載體的“小小說”;至於這種小說的特點,不妨參看一下中國“2005年之夏手機微型小說大獎賽參賽細則”; “細則”規定:參賽作品以350字爲限,風格和題材不拘。這個大獎的評委名單上,有王蒙、鐵凝、莫言等人的名字; 當代中國文學批評界好像沒有人懷疑他們幾位是所謂“嚴肅作家”。
不過,中國不少讀者所熟悉的美籍作家董鼎山表示,他不看好所謂手機微型小說,對王蒙這樣的作家爲手機微型小說張目感到遺憾:(錄音)
有一種議論認爲,手機微型小說可以加強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董鼎山則說,對於那些無心於文學欣賞和研究的讀者,談不上什麼有意義的互動:(錄音)
耶魯大學語文老師康正果表示,他欣賞不了手機微型小說:(錄音)
康正果表示,文學不同於發電報或發手機短信,文學語言有它自身的規範和價值:(錄音)
但是,康正果表示,寫幾百字的小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錄音)
縱覽各家媒體的報道,中國國內爲手機微型小說拍手叫好者大有人在。他們說,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把閱讀變成了一個零碎的、片斷的經驗,手機微型小說可謂應運而生;這種小說的行銷成了一些人與文學結緣的媒介,一場閱讀革命正在中國大地上悄然興起。
這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
2005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