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重庆市渝北区科技产业园一药厂在搬运溴素陶罐时发生碰撞,造成罐体破裂溴气泄漏。对面马路的一家服装厂160 余名职工不同程度身体不适,约 30 人被送到重庆市急救中心救治。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
星期一,上午 9 时 10 分左右,渝北区科技产业园的新原兴药业有限公司的一个装有溴气的气罐突然发生破裂,泄漏的溴气被风吹到对面马路的重庆段氏(集团)有限公司的服装厂,据人民网报道,事发之后,大约有166名职工被分别送往各医院救治。据重庆市渝北区安监局最新的调查显示,此次溴气泄漏事故是由于药厂工人在化工原料搬运过程中,一个储存有25公斤溴素的陶罐发生意外破裂所致。
一名女工回忆到,“当时看到天空一片昏暗,从新原兴药厂飘过来的烟雾像云一样罩住我们的厂房。”“开始大家也没觉得有啥子事,但到上午11点半左右的时候,很多工友感觉头昏、恶心,喉头冒火,有人甚至开始呕吐。”
星期二,记者致电重庆市急救中心,医务科的颜主任告诉记者,因为溴气被吸入的时间不长,加上当时有风,溴气比较分散,因此整体的吸入不是很多,患者短暂有些头疼,眼睛有点刺激症状,个别人有点胸闷,很少人有点腹痛。仍然有26位患者留院观察,他说:“经过吸氧和用药,患者的情况都很好,有些人已经自己要求出院,26 个入院的都比较轻,情况都比较稳定,大约一半情况较好的准备明天出院。”
另一家接待患者的渝北区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星期二告诉记者,约有10 名患者继续在那里留院观察,情况都不是很严重。
记者稍候致电新原兴药厂,总经理聂清泉告诉记者,星期一上午大约有 70 名工人在上班,但是并没有工人因为泄漏事件而入院:“应该说是工人操作不当,在原料的运输过程当中,工人把一瓶 25 公斤的溴罐掉到地上,打烂了,就这么简单一件事。有一个工人稍微有一点反应,但是两个小时以后,就没有了。”
聂总经理表示,泄漏事件很快被他们处理,总共漏出约 3 公斤的溴素。他们当时也派人到服装厂协调,服装厂方面也表示工人无大碍,但是为何后来导致 100 多人入院,聂总经理是这样解释的:“这个事,个别的新闻媒体不了解真相,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加上很多部门机构到来了,引起了对方工人的一度恐慌,造成了事态的扩大。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泄漏事故,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事态的扩大,包括很多失真的报道。在过后就造成了 100 多人集体到医院去,然后,有病没病的,有中毒没中毒的都去检查,都去住院。”
有毒气体泄漏事件时有发生,当局往往都是大事化小,不了了之。贵州省独立评论人士曾宁星期二向记者表示,他不认同药厂经理泄漏事件是小事一桩的说法,他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有关企业和甚至有关当局,对中国人民的生命的漠视。任何泄漏事件都是不可原谅的,不管发生泄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责任的归属如何,以及使那些人受到毒气的影响,并不是泄漏事件的核心:“问题的核心是在于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后,有关的人员,单位是否给与高度的重视,采取足够的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其它类似的事件的发生,这些才是事件给我们的启发。”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