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组织对拉萨布达拉宫的修葺工作是否合格表示关切;这些组织还表示,藏族文化传统面临被边缘化的威胁。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从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几度斥资修葺布达拉宫。中国古建筑修复的业内人士人经常强调,要“修旧如旧”,也就是说要维持古建筑原来的风貌和品格。那么中国对布达拉宫的修葺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在国际援藏运动发言人桑德斯看来,布达拉宫的修葺质量令人失望: “中国政府声称,他们花费了大约一亿元修葺布达拉宫。但了解修葺工作、懂得西藏传统建筑的西藏人却对修葺工作是否对头感到关切。首先,大量修葺工作是承包给汉人,而不是有经验的藏人;所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建筑材料,比如布达拉宫的地面过去是用硬粘土和食油的混和材料夯成的,现在使用的却是水泥、黄土和毛发的混合材料。有些原来使用石头的地方现在改用水泥,图的是快点完事。”
这位国际援藏运动的发言人表示,既然花了大钱,就务必修好: “既然北京表示它真心诚意想保护布达拉宫,并且花了这么多钱,那么修葺工作理应是尊重传统,经得起时间考验。”
桑德斯还对布达拉宫脚下雪区建筑被拆除表示遗憾。她说: “雪区建筑那样的传统建筑本来所剩无几,但大部分已经在90年代拆除。藏族人民,包括藏族干部和官员,都感到不安。雪区建筑被拆除后造了一个布达拉广场,广场中心飘扬着五星红旗,四周为夜总会和汉式建筑所包围。藏区风貌不复存在了。”
桑德斯表示,如今,拉萨地区的建筑只有不到百分之二是传统建筑,这些多为宗教建筑。西藏中部地区的建筑很皮毛的部分看上去像是藏族传统建筑,实际上已经是汉式建筑。
西藏信息网负责人多丹也表示,西藏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 “中国政府在决定哪些文化遗址需要修复,那些不需要修复的时候,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这些文化遗址的可见度,而不是其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
在被问到如何评估北京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的时候,多丹说:
“虽然取得了一些星星点点的进步,但还有许多工作要作。”
法新社的一则报道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浩劫;据说当初周恩来总理在布达拉宫周围部署了部队,才使其免受重大破坏。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