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

中国卫生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赚钱,盲目扩大规模、追求经济效益,致使医药费用持续攀升,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的医院还发生见死不救的事例。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中国卫生部长高强本月初在北京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说,要把“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重大历史任务”。他还强调,“对于危重病人和需要救助的病人,要坚持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绝不允许见死不救。”

有海外的中文媒体报道,北京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一篇题为《中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的报告曾指出,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极为不公,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城乡差距,占总人口百分之30的城市人口享有百分之80的卫生资源配置,而占总人口百分之70的农村人口却只能分配到百分之20的卫生资源配置。第二个是,医疗保障分配不均,全国只有百分之15的人享有医疗保障。在中国即使有能力看病、住院,通常是十来个病人挤在一间病房,而这些医院的高干病房,内设空调、冰箱、彩电等。

中国还有很多享有特殊待遇的离休高干,不但有公家配给的住宅,由国家支付薪资的专用司机、服务人员,还有大量的额外待遇,比如,医疗服务按不同级别,有的完全免费,还有免费旅行等。高干群体实际上是中国的权贵阶层。旅居法国的中国劳工问题活动人士蔡崇国表示,在医疗问题上,中国老百姓目前对政府的政策极其不满: (录音)

“北京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的报告援引一项统计资料显示,中国老百姓在医疗方面的负担,从1978年平均每人11元,增加到2002年每人442元,而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却从百分之32减少为百分之15。在中国,老百姓因病致贫的例子层出不穷。

报告指出,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合理,有87%的农民完全靠自费看病吃药。一些农民无奈地表示,“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另据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5年12月针对1万4千名农民工所做的体检发现,有百分之40左右的农民工带病工作,农民工面对疾病通常采取“一拖二扛三吃药”的应对方式。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庞大的高干群体,他们耗费着社会巨大的医疗资源。 在中国,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只占人口总数的15%,85%没有医疗保障,而这些没有保障的人主要是下岗职工。中国劳工活动人士蔡崇国指出,中国政府担心老百姓对医疗等重大社会问题的不满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录音)

美国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报道说,中国卫生部1998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2%的病人是自己主动要求出院的,主要原因是没钱了。在农村地区,有30%的死亡儿童是在家里,而不是在医院去世的,原因是父母拿不出钱让孩子住院。

去年十二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全中国有近66%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大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曾经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一些中国民众把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称为新社会压在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