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攀升,近日突破每桶67美元,时下中国的油荒正在由广东向其它省份和地区蔓延。有人说这是中国两大石油垄断国有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有组织、有计划”造成的,有人说是因为中国国家发改委控制的石油定价机制失灵引发的。孰对孰错?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中国两大国有石油垄断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对外界表达的一个理由是:面对近日国际油价每桶67美元的高价,他们每卖一吨油,就亏一吨,因为油价在中国国内目前还维持在43到37美元一桶,不与国际市场接轨, 结果造成了目前正在中国南方愈演愈烈的油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表示,中国应该将石油产品逐渐市场化,让市场决定价格的走向: (录音)
虽然夏教授说石油产品市场化是个大趋势,但迄今中国的石油定价由中国国家发改委说了算。政府根据国际市场一个月前的油价制定好一个所谓的中准价,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再在中准价上下8%的范围内浮动。
目前的油荒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影响已经很大。记者电话广州爱卡汽车俱乐部,俱乐部的邱女士以广州油荒为例与记者有了以下对话: (录音)
国家发改委制定指导价格,中石化和中石油作为国有企业原本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但是两大石油垄断企业 似乎忘记了正是因为政府给予垄断地位他们才能攫取市场厚利这一点,而只强调要与国际接轨。有数据显示,在广东成品油市场供应链中,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企业占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整体上两家企业并不亏损,仍然盈利。对此,夏教授表示: (录音)
星期三中国官方媒体纷纷报道,中石化和中石油故意制造广东油荒,变相公开要求发改委提高油价,否则油荒将四处蔓延。夏教授认为,短期内政府应该以补贴两大石油企业的方式稳定国内市场,长期内建立石油产品市场机制。面对国计民生,涉及石油这一重要的这战略性资源,夏教授眼中的有效市场机制就是要让政府的“白猫”与民间的“黑猫”展开竞争,看谁能为民众抓住更多的“油老鼠”。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